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游牧民族入侵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也是中国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古代防御工程[1]。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为防楚国、越国在泰沂山区筑起齐长城,楚国为防韩、魏而筑起“方城”,魏国为防秦国沿洛水河城筑起魏长城,赵国为防齐国、魏国,在漳水一带筑成赵长城等,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防备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骚扰,将六国旧长城连接起来,修筑成秦长城。可见,边境御敌是修筑长城的主要目的。明长城是我国最晚的长城,修筑于 1840 年以前。
在历代长城中,秦始皇所筑的长城是最为著名的。《史记》中有载:“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阴山,逶蛇而止。”[2]《水经注》中记载:“始皇令太子扶苏与蒙恬筑长城,起自临洮,至于碣石。”[3]又有《括地志》中记载:“秦陇西郡临洮县,即今岷州城,本秦长城,首起岷州西十二里,延袤万余里,东入辽水。”从以上引文可知,秦始皇统一中原后,在秦、赵、燕三国边境长城的基础上大规模加以修葺、连接和增筑,从而形成了著名的万里长城[4]。
1987 年 12 月,长城与明清故宫、“北京人”遗址、秦始皇陵、敦煌莫高窟、泰山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的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长城学会会长许嘉璐这样概括长城精神“祈求和平,维护一统,促进交融,聪慧勤劳”。他还指出“让雄伟的长城走向世界,把古老的长城留给子孙”这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也是我们大家应该共同努力,共同奋斗的目标。用长城文化和长城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推进民族精神传承,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爱我中华,修我长城”题词伟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5]。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项研究对秦皇岛长城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评价,进而提出可持续开发对策,将有助于在保护长城古代军事防御工程的基础上,更好的利用现有长城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理论价值
首先,本文系统梳理了秦皇岛段明长城资源的赋存现状,并绘制了相关图、表,是目前对秦皇岛长城较为全面的一次调查与整理。其次,本文采用了 AHP 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访谈与问卷调查,对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进行科学的论证,构建了秦皇岛长城旅游资源开发评价体系,得出适宜开发的长城资源,并对这些长城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本研究综合运用多科学知识,对长城资源的研究采用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不仅定性的论述开发与保护的重要意义,还定量的分析出可供开发的具体资源,丰富了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2)现实意义
“十二五”期间,在国家战略体系中已经全面融入了旅游业,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十三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处于结构调整期、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提出旅游扶贫,旅游增收富民,打造以长城生态文化旅游带为主的国家精品旅游带。长期以来,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万里长城东部起点在山海关老龙头的观点。秦皇岛长城将山、海、关、城、台连成一体,是中国古代完整科学军事防御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全国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秦皇岛旅游市场原本凭借历史文化优势的古迹游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多样化旅游体验诉求,秦皇岛长城旅游市场的竞争力越来越薄弱,游客粘度越来越低,急需采取措施对秦皇岛长城旅游资源进行改造及创新。本文以秦皇岛长城资源的旅游开发和保护为出发点,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分析秦皇岛长城文化开发条件,借助国家长城生态文化旅游带建设机会,打造秦皇岛长城文化旅游产品,提高秦皇岛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完善和提升秦皇岛长城之乡的旅游形象[7]。
.........................
第 2 章 秦皇岛长城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现状
2.1 秦皇岛境内长城概况
秦皇岛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南临渤海,北依燕山,东接辽宁,西近京津,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长城滨海公园”“京津后花园”之美誉。秦皇岛境内的长城包括北齐、北周、隋代和明代长城,分布于海港区、抚宁区、山海关区、卢龙县和青龙满族自治县。秦皇岛境内这些明长城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在隆庆、万历年间才陆续修建完备,属蓟镇管辖。
............................
2.2 秦皇岛境内长城赋存现状
2.2.1 山海关区境内的长城
山海关位于明蓟镇与辽东镇的交界处,是我国扼东北、华北咽喉的军事重镇,地理位置极其重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素有“京师屏障,辽左咽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美誉。山海关区辖境长城在明代由山海路管辖,境内的明长城全长约 26 千米。按所处地形、地热,可分为滨海长城、平原长城、山岳长城三种类型。南起渤海之滨的老龙头,北与海港区境内的明长城相接,东与辽宁省境内的明长城相连[6]。长城走向大致由老龙头向北过南水关至山海关关城,再向北经北水关、旱门关至角山关,由角山顶转东北方向延伸至大平顶山,再经三道关至九门口。山海关区辖长城途经 7 座关隘,全长约 25 千米,据《秦皇岛长城》统计有敌台 29 座,其中完整的有 4 座,基本完整的有 8 座,大部毁坏的有 8 座,被毁仅存残基的 9 座。有墙台 59 座,其中完整的 1 座,基本完整 12 座,大部毁坏 38 座,全毁 8 座。烽号台一座。烽火台 5 座,其中完整 1 座,大部毁坏 2 座,全毁 2 座[23]。
2.2.2 海港区境内的长城
按明代蓟镇长城辖区的划分,原抚宁县辖境的长城,一段为石门路所辖,另一段为台头路所辖,其中石门寨镇、驻操营镇的 22 座关、营、堡是归石门路所辖。2015 年 7月 23 日,《国务院关于同意河北省调整秦皇岛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5〕121 号)文件,同意撤销原抚宁县设立成为秦皇岛市抚宁区,并把原抚宁县的驻操营镇、杜庄镇、石门寨镇划归为海港区管辖,石门路所辖的长城同时也划归海港区。
...........................
第 3 章 秦皇岛长城旅游资源开发评价体系的构建 ............................ 20
3.1 AHP 层次分析法简介 ....................................... 20
3.2 AHP 层次分析法分析步骤 ......................................... 20
第 4 章 秦皇岛长城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 34
4.1 协调秦皇岛长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 34
4.1.1 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和利用长城资源 ....................................... 34
4.1.2 制定相关法规,对长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监管 ................................ 34
第 5 章 结 论 ..................................... 44
第 4 章 秦皇岛长城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4.1 协调秦皇岛长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4.1.1 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和利用长城资源
发展长城旅游产业,首先遇到的就是长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问题,长城以及其他历史遗迹的保护与修缮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比较难的课题。长城保护是一项综合性工程,需要动员和集中全社会的力量投入到长城保护与管理工作中。1984 年,邓小平、习仲勋同志先后为长城保护工作题词“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将热爱中华与保护长城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在中国乃至全球华人界掀起了保护长城、宣传长城的文化热潮。
长城本体的存在是长城旅游规划和开发不可或缺的条件。长城旅游虽然可以获得高额的回报,然而对长城的保护不利,游人的践踏、抚摸、涂刻都会损坏长城。因此长城旅游应当以长城保护为前提。《文物保护法》第四条规定:“文物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第九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文物保护,正确处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文物保护的关系,确保文物安全。基本建设、旅游发展必须遵守文物保护工作的方针,其活动不得对文物造成损害”。长城是一个巨大的文物、是露天的博物馆,利用长城文物资源开发旅游,必须把对长城的保护工作放在首位。
..........................
第 5 章 结论
旅游业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围绕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大力发展旅游、体育、文化、休闲娱乐等面向民生的服务业。旅游业能够使人们在精神和体力上得到休息,开阔眼界,改善健康情况,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同时,又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国民经济相关部门的发展,如推动交通运输、饮食服务业、商业邮电、工艺美术业、日用轻工业、园林等的发展,并促使这些部门完善各种设施、提高服务质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业日益凸显出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长城资源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对长城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但能满足国民对旅游消费需求的增长,
提升国民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国民的荣誉感和幸福感。同时,还能吸引海外旅游消费群体,提高我国旅游产品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旅游业是秦皇岛市的支柱产业,秦皇岛长城旅游资源在秦皇岛旅游市场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以 2016 年、2017 年、2018年长城景区收入为例,占秦皇岛景区总收入的 20%左右。但与秦皇岛 244.2 千米的长城资源相比,秦皇岛长城旅游资源的开发还远远不够。如何选取适宜开发而未被开发的长城资源,如何改善现有以开发长城旅游资源的不足,如何协调长城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都是秦皇岛长城资源开发与利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综合运用 AHP 层次分析法,初步构建了秦皇岛长城旅游资源开发评价体系。选取秦皇岛市主要长城资源,系统梳理和分析了秦皇岛境内长城概况和秦皇岛境内长城赋存现状,并结合其资源价值和开发条件等,通过查阅相关书籍资料,并根据与专家讨论最终确定影响秦皇岛长城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因素为:长城旅游资源价值评价和长城旅游开发条件评价。在此基础上构建层次结构模型为 4 个层次:秦皇岛长城旅游开发评价为总目标层 A 层;长城旅游资源价值评价和长城旅游开发条件评价为综合评价层 B层;历史文化价值、美学观赏价值、长城与其他景观聚集度等十个评价指标为项目评价层 C 层;三道关、破城子城、大毛山堡等十个关口为方案层 D 层。通过专家访谈、专家调查问卷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创新性的对秦皇岛长城资源利用与开发展开研究,对秦皇岛长城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