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1.1.1问题的提出--现代性背景下的网络生活
现代性社会背景下的科技理性的影响波及范围越来越广,以其快速信息的提供和多种功能迅速走向了未成年人的世界。
网络作为此时代的产物十是,时存在的网络时,未成年人却在虚拟环境下找到了释放自我的途径,在面对各种利弊同在游戏和聊天中迷了自我,甚至还有些人进行着网络黑客等活动。对十未成年人来说其本身就是喜欢新奇、刺激的群体,能够逃离个人的学习责任可谓是莫大的快乐,可以逃离各种规范,丢到各种社会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是一种随心所欲的完全的自由的生活世界。网络的虚拟性将人性中“自由”写大,诚信和尊重被控制和欲望遮盖了生存的空间,现实世界中的责任和义务也因此被遗忘;同时,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将进一步减少,人际冷淡、道德冷漠的现象和逃离自我责任、家庭责任、学校责任、社会责任的不负责任的行为逐步暴露,个体也将会面对越来越严重的个体的寂寞直至人性中群居的本性的颠覆。由此表明,网络时代所带来的数字高速将缩小责任生成的空间,工具理性的猖狂将遗忘人文理性中人性的关怀。在这样的条件下未成年人将失去成为社会人的基础,将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试图通过从学校生活中找到责任生成的有效路径,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未成年人作为目标,同时能够养成负责任的习惯和学会负责的能力,以及自我责任反思的思维习惯。
1.1.2家庭教育中未成年人责任生成的有限性
责任意味着承担、意味着独立,面对着涉世未深的未成年人,他们有着多是对家庭的依恋,对父母的依赖,“如果儿童只有在他的家庭中接受培养,就会成为家庭生物,他复制了家庭的所有特性,家庭的所有特征,甚至到了模仿家庭成员面部抽搐之表情的地步。”(亡在家庭教育中对十基本的道德规范和生存技能的学习,可以说,此时的未成年人的世界就是他的家庭,他只生活在关爱和包容的环境下,养成的也只是对亲人爱的责任和对自己生命负责的习惯。当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团体感的初步形成,这种团体感是在个体自发主动激发出来的情感。可以说,家庭是儿童成长的较好场所,却无法较好的促进儿童社会化形成,也有可能成为学校责任教育的严重障碍。因为我们所熟知的责任多半是一些不容易受任何普遍的、非个人的、永久不变的规范情感要求,十是,家庭责任教育以及未成年人的责任生成存在着局限性。
1.1.3社会教育中责任生成的复杂性
社会生活中各种利益的冲突遮盖了人性本身的道德诉求,进}fn将责任作为社会行为的附属品,责任生成也只是成人世界的冠冕堂皇的摆设品。中国现代社会又是一个道德相对主义的过渡期,各种价值的涌现和核心价值的不稳定将责任生成束之高阁,留给了现代人逃避责任的借口。康德曾说:“为责任”,也就是说,只有出十责任,以责任为动机的行为才是具有责任生成的合理性。面对着社会中为金钱泯灭人性的拜金主义;为明哲保身逃避责任的伪君子;为张扬个性}fn损害公共利益的个人主义者;为追求工具理性丧失群体情感的科技主义者,这些人与人之间的责任的非承担已经鲜为人知,对十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因素也是随处可见,成年人打破了自然的规律,破坏了和动植物的和谐相处。在这样的环境下对十未成年人责任生成来说具有极大的挑战,也因此造成未成年人混淆是非和责任不明,只是将责任作为一个标榜自我、发展自我的功利性手段,偏离了责任生成的实质目标。当然,以上反映的只是社会中不良的因素,我们必须客观的看待社会这个大场所,特别是处在发展中的中国,在成长当中必然存在某些道德上的问题,反过来说也会存在积极的因素,比如说: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等健康的栏目和I事件。不过,对十处十成长关键期的未成年人来说,却是无法弥补的错误,也将会是为未来社会的不稳定发展种下苦果。总之,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不利十未成年人责任生成。
参考文献
[1]程东峰.责任论[M].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年版.
[2]汉语大词典简编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简编仁[M].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8年版.
[3]何怀宏.伦理学是干l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费希特.伦理学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版.
[5]约翰·密尔.论自由[M].程崇华译,商务印}弓馆,1959年版.
[6]黑格尔.法析学原}}'. [M].商务印弓馆,1982年版.
[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则富蕴藏其中[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8]以赛亚·柏林著赵国新译.自由及其背叛[M].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9]爱弥儿·涂尔十著渠敬东校.道德教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马丁·布伯著人与人[M].作家出版社,1992年版.
[11]靳凤.道德法则的守打‘神[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3]刘云杉.学校生活社会学[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4]伊曼努尔·康德著孙少伟译.道德形而上基础[M].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
[15]张传有.伦理学引论[M].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6]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摘要 4-6
ABSTRACT 6-7
第一章 绪论 11-17
1.1 问题的提出 11-12
1.1.1 现代性背景下的网络生活 11
1.1.2 家庭教育中未成年人责任生成的有限性 11-12
1.1.3 社会教育中责任生成的复杂性 12
1.2 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2-13
1.2.1 理论价值 12-13
1.2.2 现实意义 13
1.3 文献综述 13-17
1.3.1 伦理学中关于责任的研究 14-15
1.3.2 社会学中关于责任的研究 15
1.3.3 教育学中关于责任生成的研究 15-17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17-21
2.1 相关概念界定 17-19
2.1.1 “责任”的界定 17-18
2.1.2 “生成”的界定 18
2.1.3 “责任生成”的界定 18-19
2.2 相关概念辨析 19-21
2.2.1 责任感与责任生成 19
2.2.2 责任与责任生成 19-20
2.2.3 道德与责任生成 20-21
第三章 未成年人责任生成的必要性 21-29
3.1 学校生活中责任异化的救赎 21-23
3.1.1 利益本位下的责任虚伪化 21-22
3.1.2 科技理性下责任的技术化 22-23
3.1.3 成人意志下责任的权威性 23
3.2 主体性自我成长的宣召 23-26
3.2.1 昨天的依恋---父母和教师 24-25
3.2.2 今天的独立---自主的意味 25
3.2.3 明天的定位---角色期待 25-26
3.3 道德教育的呼唤 26-29
3.3.1 德育的人性化 26-27
2.3.2 德育的主体性 27
3.3.3 德育的生活化 27-29
第四章 未成年人责任生成的结构分析 29-41
4.1 责任生成的认知 29-31
4.1.1 责任生成的知识 29-30
4.1.2 责任生成的思维方式----生成性思维方式 30-31
4.1.3 责任自觉的理想追求 31
4.2 责任生成所带来的特殊情感 31-35
4.2.1 承担责任所带来的成就感 32
4.2.2 承担责任所带来的归属感 32-33
4.2.3 承担责任所带来的神圣感 33-34
4.2.4 承担责任所形成的意应能力 34-35
4.3 责任生成所蕴含的意志 35-37
4.3.1 情感的控制力 35
4.3.2 理智的选择力 35-36
4.3.3 主观的创造力 36-37
4.4 责任生成所体现的行为 37-41
4.4.1 个体责任 37-38
4.4.2 家庭责任 38
4.4.3 社会责任 38-41
第五章 未成年人学校生活中责任生成的可行性因素分析 41-51
5.1 个体德性:责任生成的主体意志 41-43
5.1.1 个体感性:责任生成的倾向性 41-42
5.1.2 个体理性:责任生成的理智性 42-43
5.1.3 个体超越性:责任生成的升华 43
5.2 亚文化的德性:责任生成的群体意志 43-46
5.2.1 亚文化的理性 44-45
5.2.2 亚文化的人道性 45-46
5.2.3 亚文化的公平性 46
5.3 学校生活的德性:责任生成的学校意志 46-51
5.3.1 群体内生活 47-48
5.3.2 群体间生活 48-49
5.3.3 校园共同体生活 49-51
第六章 学校生活中责任生成的现世路径 51-61
6.1 学校生活中的责任隐性生成 51-56
6.1.1 班会生活 51-53
6.1.2 实践生活 53-54
6.1.3 娱乐生活 54-55
6.1.4 学习生活 55
6.1.5 网络生活 55-56
6.2 学校生活中的责任显性生成 56-61
6.2.1 责任教育 57-58
6.2.2 责任评价 58
6.2.3 榜样教育 58-61
结论 61-63
参考文献 63-65
致谢 65-66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