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家庭的教育情缘—谁来荣耀生活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5619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引 言
人,生活在一个生活世界,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生活轨迹在生活。只是生活方式与生活内容的不同。按照亚里士多德的分类,人的生活又分三种:享乐的、政治的、沉思的。人,又都生活在一个家庭中,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无论是古代家庭,还是现代家庭,每个人都是一个家庭中的伦理产物。按照社会学的分类,家庭又分为:残缺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等。
谁来荣耀生活?历史荣耀生活?还是个人荣耀生活?怎么样的家庭,过怎么样的生活?又是如何过上德性的生活?联系家庭和生活的关键词,便是教育。
“教育的问题不在于防止他死去,而在于教他如何生活。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的最大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①而什么样的教育,使得人对生活最有感受?
随着时代的延伸,教育的发展,教育和生活开始发生了联系,经历三个阶段:教育高于生活、教育走进生活、教育成为生活。
家庭和教育存在着千丝万缕的教育情缘?家庭和教育什么关系?教育和生活什么关系?家庭和个人什么关系?教育和个人什么关系?根据全息理论,人类所有思想,最初都只不过是一个小地方的叙事。所以带着如此多疑问,我们走进湖北省崇阳县大塘村一个乡村特殊家庭余伯洋家庭一家三代的家庭历史、生活历史、教育历史,解密家庭的教育情缘。
一个家庭的生活是谁给的意义?一个个人能够上大学和研究生,是家庭、社会、自己给自己的荣耀,还是国家给的荣耀?家庭在教育上的缘分是什么样的?过去传统农业社会家庭有没有教育的缘分?现在有没有?将来有没有?这个缘分是时代给的,还是自己挣来的?
一、研究背景
(一)研究缘由
研究生面试时候,毕世响教授仅仅提出一个问题—教育是什么?而我毫不犹豫回答“教育即生活”,而后进行一番阐述。虽然当时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本科学习的杜威和陶行知等教育理论上。为什么会如此坚定教育即生活。因为一个乡村特殊家庭走出的研究生身上留下太多的生活印记,在各种文化、伦理、经济、政治、教育等因素影响下,才得以走出那片曾经哺育我的土地,更加懂得生活赋予我的内涵。
2009年年底,正在教室上自习的我,突然接到母亲的一个电话。因为平时都是我打电话回家,很少家里打电话,因为乡村家庭将受教育者放在神圣的位置,唯恐一个电话扰乱了“他”受教育的心绪。知道家里出事了,才会接到电话,果不其然,父亲因为在县城拉着板车收废品,而下坡时候,听见喧闹的汽车鸣笛,惊恐失措下,连车带人一起下滑一里多路,板车直接从人身上碾过,小腿骨折,正住院疗养。一个电话,确实扰乱了我平静的内心。

父亲因为初次进城生活—拉板车收废品,不习惯城市汽车高楼等生活规律,才有了这样的骨折的生活遭遇。但是这现实沉重的生活背后是怎么样的无奈?余伯洋,五岁丧父,和半聋半哑的残疾母亲相依为命,无任何亲朋相助。依靠自己去村里开贫困证明,而免学费念到小学五年级的他,又因为必须回家挣工分照顾母亲,而辍学开始了一辈子的农民生活。在村里表现出众的他,获得去县城当工人的机会,而因为不能离开残疾母亲的伦理束缚,而妄断念想。残酷的农村生活,磨练了他无比坚强的意志。


参考文献
[1][古希腊]柏拉图.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2]柏拉图等著缪连范译教育的艺术[M]台北志文出版社1998.
[3]亚里士多德著廖申白译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4]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5][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出版社,1992.
[6][德]康德.康德文集[M].刘克苏等译.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
[7]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商务印书馆1999.
[g]康德:回答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何兆武译转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 ,商务印书馆.
[9][美]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0]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1]罗伯特.路威著吕叔湘译.文明与野蛮[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
[12]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中文摘要 2-3
Abstract 3
中文文摘 4-8
目录 8-11
绪论 11-23
一、研究背景 12-17
(一) 研究缘由 12-14
(二) 研究意义 14-15
(三)、研究者的优势 15-17
二、相关文献及研究情况综述 17-19
(一)、国外相关研究 17-18
(二)、国内相关研究 18-19
三、研究方法 19-21
(一) 教育叙事 19-20
(二) 访谈法 20
(三) 比较法 20
(四) 观察法 20-21
(五) 文献调查法 21
四、创新之处 21-23
第一章 走进乡村发现教育 23-41
第一节 教育的视野:一个贫瘠的山村 23-29
一、摒弃道义:教育蕴藏于"生活世界" 23
二、诗化写作:更容易走进乡村 23-25
三、大塘村:农耕社会的典范 25-28
四、寻找文明:乡村儿童的家园在哪? 28-29
第二节 宗法社会的普遍制度:一个家族 29-32
一、余氏家族:乡村社会初级群体 29-31
二、一个家族:中国传统"美德"的衍生地 31-32
第三节 教育关怀:三种生活 32-38
一、三种活动:制作、实践、沉思 33-34
二、三种善:身体的善、外在的善、灵魂的善 34-35
三、三种生活:享乐的、政治的、沉思的 35-36
四、余氏生活:如何和现代接轨 36-38
第四节、教育即生活 38-41
一、生活教育:贯彻人的一生 38-39
二、教育即生活需经三个发展阶段 39-41
第二章 民国时代:教育高于生活 41-57
第一节 民国农村社会结构 41-46
.......................................................................................

第二节 余裕华(第一代:民国时期) 46-49
一、家庭结构嬗变:研究维度 46-47
二、家族教育关怀下的惨淡生活 47-49
第三节 抗美援朝:"爱国"的教育 49-52
第四节 民国教育 52-57
一、关于"有秩序"的革命问题 52-53
二、教育告急:乡村建设运动 53-57
第三章 毛泽东时代:教育走进生活 57-79
第一节 毛泽东时代的社会结构 57-60
一、毛泽东时代的社会分层 57-58
二、阶级尊严 58-60
.......................................................................................

第四节、土地生涯:社会教育培养无产阶级劳动者 69-71
一、劳动也即教育 69-70
二、伦理束缚人生 70-71
第五节、娶亲:德性生活的完满 71-73
第六节 儿女满堂:改变生活走向 73-79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教育成为生活 79-109
第一节 社会分层决定社会流动 79-82
第二节 第一种生活:半农半商 82-90
一、初等教育:培养生活的希望 83-84
二、手艺教育:生活准备的无奈之举 84-87
三、成家立业:生活新起点 87-89
四、乡村教师:学生走向世界的桥梁 89-90
第三节 第二种生活:奋力挣脱农村 90-95
一、成人教育:延续生活的另一路径 92-93
二、中职教育:圆你一个生活梦 93-95
第四节 第三种生活:争做觉醒者 95-106
一、童真生活:自然培养德性 95-98
二、学校教育:制定人生轨迹 98-106
第五节、教育即生长:教育即创造生活的力 106-109
第五章 家庭影响教育教育决定生活 109-120
第一节 横向比较的家庭:余学会家庭 109-113
一、余季高(第一代):农村强权 109-111
二、余学会(第二代):社会权力 111-112
三、余俊榜(第三代):"享受"教育 112-113
第二节 对比研究:横向和纵向对比家庭教育生活 113-120
一、纵向对比:阶层随时代变化向上流动 115-116
二、横向对比:教育受家庭影响较大 116
三、横向纵向联合对比:各种因素呈现 116-120
第六章 我与乡村教育的对话 120-135
.......................................................................................

第四节 教育即转变 128-135
一、转变秩序:在人内心建立秩序 128-131
二、转变德性:从农业文明私德向工业文明公德转向 131-132
三、转变生活:生活观念的转变 132-135
.......................................................................................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