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3710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政治论文,大学生知行困境主要有社会环境的复杂、高校德育实效性低以及知行转化本身的困难这三个方面的原因。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具有强大的精神内核,可以为高校德育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本文从大学生明觉良知、教师践履良知及高校弘扬良知三大方面论述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从先秦到明清,古人对知行及其关系展开了不少的讨论,也留下一些经典论述。《尚书》中的“非知之艰,行之惟艰”最早对知行这个辩题进行论述。此后,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展开了对知行内容及两者间先后、难易关系的探讨。孔子比较重视“学”与“知”的关系,对知行也有一些论述,如“生而知之”,“敏于行”。孟子提出“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来肯定人的主观意识的作用大于“行”。程颐的“人既有知见,岂有不能行?”表明知先于行,人的一举一动都是因为内心已有原因。朱熹赞成程颐的“以知为本”,但在此基础上提出“行重知轻”。王阳明继承了宋明理学中的“真知”,但反对其将知行支离的看法, 提出“知行合一”说,使得知行观的研究到了一个新的层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知行合一”,使其成为治国理政的优秀理论资源。在考察北大时用“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勉励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中央党校青年干部培训班上习总书记强调要在“知行合一”中担当作为,将学习深入到底,将行动落实到底。习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充分证明了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历经五百多年对当代高校德育仍有指导意义。大学生通过对王阳明波澜壮阔的一生的了解,可以在他对“成圣何以可能”的不断求索中汲取到不断向上精神力量。
..............................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研究
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作为阳明心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许多学者对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展开了研究,大体上可以分为近代和现当代两个阶段。
近代有关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著作有钱穆《阳明学述要》[1]、谢无量《阳明学派》[2]、梁启超《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3]以及胡哲敷的《陆王哲学辨微》[4]等。除此之外,在一些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著作里也涉及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如嵇文甫的《晚明思想史论》里提到“阳明讲知行是从本体上讲的,也就是从良知上讲的。”[5]贺麟的《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从朱熹、王阳明、王船山、孙中山等人及毛泽东的《实践论》谈及“知行合一”思想,他认为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有两个含义,一是补偏救弊的“知行合一”,即有人偏于冥行,便教之知以救其弊;有人偏于妄想,便教之以行以救其弊。必须使他达到明觉精察之行,真切笃实之知,或知行合一而后已。[6]这一阶段对王阳明的研究所使用的材料大多以黄宗羲的《明儒学案》为主,对一手文献的使用较少。与此同时,这一阶段对王阳明思想的研究参照西方哲学的范式。比如谢无量的《阳明学派》中以西方学术的标准如人生观、伦理观和宇宙观来研究王阳明的思想。
当代对于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探究也涌现了不少学术成果,有著作如度阴山的《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杨国荣的《走向良知——传习录与阳明心学》、束景南的《阳明大传:“心”的救赎之路》及牟宗三的《王阳明致良知教》等;论文有董平的《王阳明哲学的实践本质——以“知行合一”为中心》、方旭东的《意向与行动——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哲学阐释》、肖剑平的《王阳明“知行合一”本体论解读》、吴兴怀的《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研究》等。将这些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学者们对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整体上分为两个派别:批判派和扬弃派。批判派学者认为“知行合一”学说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沼,且将知行混为一谈。扬弃派学者肯定“知行合一”学说对于解决知行支离破碎局面的重要性,从道德认知及实践角度具有现实价值。
..................................

2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产生的历史脉络

2.1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时代背景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诞生绝非偶然,他的心学思想形成于正德、嘉靖年间。“土木之变”之后,明开国初期那种繁荣稳定的局面已经过去,庞大帝国下潜伏着的各种社会矛盾逐渐暴露出来。王阳明年少跟随父亲到京城两年有余,不禁发出天下纷乱如久病不起的人的无奈感慨。也就是说,当时明朝的社会危机已经到“病革临绝”的程度。
2.1.1 生产力提高,手工业商品经济迅速抬头
到了明代中叶,生产力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土地兼并和高昂赋税导致大批自耕农破产,与此同时手工业商品经济迅速抬头将其吸纳为新兴劳动者。雇佣工人的地位得到了相应的提高,雇主都要“非酒食不能劝”,他们和之前相比有了一定的人身自由。这些新劳动者初步摆脱人身依附关系,以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对封建思想观念和经济形势进行冲击,破坏着传统的封建秩序。他们对理学主张的“存天理,灭人欲”的价值取向提出质疑,反对统治阶级用“天理”来压抑个性。在此基础上,“明哲保身”等尊崇私人利益的思想高涨。人们为了争权夺利,已不顾伦纲常,不管在民间,还是在官场都已形成追逐名利的社会风气。程朱理学那种推崇“标准答案”的思想逐渐呈现僵化之势,旧的“天理”标榜的社会道德标准与现实的道德价值选择产生分歧。士人也是为博取功名,进取科考,只得记诵辞章,而不是为了修身养性。不管是传统农业还是新兴工商业,还是从上到下的各个社会阶层中知行相悖的情况都体现着明朝这座大厦处于将倾的危险之中。
纵观宋明理学的发展史,其诞生适应了封建社会自由租佃制阶段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其腐朽和衰败源于无法适应心得生产关系的发展,转而成为思想的枷锁。任何一种理论的兴起都是满足了当时某个阶级的现实需要,必须将其归置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中才能更好理解。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不是对程朱理学的颠覆,而是对当时理学现实价值式微的情况下做的调整和改变。
..............................

2.2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理论渊源
早在王阳明之前,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就对“知”“行”问题有了思考,到了宋明时期,相关的讨论更加热烈。《尚书》中“知之非艰,行之惟艰”这一论述被认为是最早对“知”“行”问题的记载。对知行观的讨论主要分为两个时期:先秦时期及宋明时期。先秦诸子百家时期,各学派针对“知”的来源及性质有了较为充分的阐述,对于知行的关系也有一定的涉及。宋明时期,各学派讨论的焦点是“知”与“行”的关系并将其置于道德视域下。梁启超曾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指出研究思潮时用从它的来龙去脉着手。那么,对于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探究就必须弄清先秦与宋明两大时期哲学家们对于知行观的探讨。
2.2.1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的“知行之辩”
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对“知”和“行”做了比较详实的说明,为“知行观”奠定了基础。孔子所说的“知”更多的是“知识”,他十分重视学识的重要性,强调知识的来源在于学习,人的道德品质可以通过学习得到提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35]他评价自己的时候并不认为自己是“上智”的,甚至认为尧舜也会有犯错的行为。孔子提出人们可以通过反复的学习达到对知识的深层挖掘和吸收,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如“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等。孔子主张学习的知识大概有两个方面:一是历代文献和规章制度,如《诗》《书》《礼》《乐》等,二是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的知识。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正是强调了向身边的人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学习的内容要有选择性。“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中的“改”字,就已经体现了“行”的意味。孔子经常向别人请教后再用学来的知识去教别人,如“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

3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主要内容....................................19
3.1 心即理——知行合一的理论基础......................................19
3.1.1 心与理的内涵........................................19
3.1.2 心与理的关系...................................21
4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运用到高校德育中的原因.......................27
4.1 当代大学生知行脱节的主要表现.......................................27
4.1.1 不知而行......................................27
4.1.2 知而不行........................................28
5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对高校德育的启示.....................................35
5.1 大学生明觉良知,“事上磨炼”促知行合一............................35
5.1.1 纠正认知偏差,促进道德内化............................35
5.1.2 锤炼道德意志,强化道德实践.............................36

5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5.1 大学生明觉良知,“事上磨炼”促知行合一
王阳明认为人人皆有“良知”,只不过有些糊涂的人的“良知”被他们的私欲所遮蔽。大学生也都有良知,对于礼义廉耻等基本的道德规范有基本了解,但部分人因为私利道德认知存在一定偏差,需要坚持行胜于言,通过道德实践的磨练,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5.1.1 纠正认知偏差,促进道德内化
“孝亲之心真切处才是天理…若无真切之心,虽日日定省问安,也只与扮戏相似,却不是孝。此便见心之真切,才为天理。”[63]关于孝敬长辈,最重要的是真心,这便是“真知”。如果内心并无孝敬之心,就算表面上每日问安也不是真正的孝。王阳明反复提及道德教育要做到“知行合一”,也是为了强调道德内化的重要性。道德内化这一过程离不开道德认知这一基础。道德认知也被称为道德认识,是指个体对现存道德规范以及正确处理其关系的认识。道德认知包含道德概念、道德评价、道德判断能力及道德信念这几大组成部分。道德认知的形成和发展可由道德概念的掌握程度及道德评价的发展水平来鉴定。它在不断掌握道德概念、逐渐提高道德评价和道德判断能力的过程中而形成、发展和加深的。其形成使得人们在品德发展过程中能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行动,不但懂得应该怎样做,而且懂得为什么这样做,从而提高品德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为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它对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起着指导、调节和控制作用。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

6 结语


知行问题是历代哲学家与教育家们探讨的重要命题,从诸子百家的“知行之辨”到程朱理学的“知行观”都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密切相关,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正是在明中叶社会积弊的危难时刻应运而生,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在动荡的朝局和仕途的浮沉中不断完善“知行合一”思想。他的“知行合一”思想是对程朱“知行观”的扬弃,“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与行是并进的。这不仅对统治者提出了道德规范,也为普通百姓如何践行“良知”提供了有效渠道。
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全球化等多元社会变革和高等教育改革构成了高校德育改革复杂的内外环境,大学生“不知而行”“知而不行”“知行不一”等现象愈演愈烈,新的问题的出现也是一次破局。大学生知行困境主要有社会环境的复杂、高校德育实效性低以及知行转化本身的困难这三个方面的原因。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具有强大的精神内核,可以为高校德育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本文从大学生明觉良知、教师践履良知及高校弘扬良知三大方面论述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由于本人知识水平和研究深度有限,掌握的文献也不够详尽,文中提到的一些观点还有待深入与提炼,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