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范文大全5篇「政治论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3679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政治论文范文怎么写?政治学是一门以研究政治行为、政治体制以及政治相关领域为主的社会科学学科。狭义的政治学研究国家的活动、形式和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广义的政治学研究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公共权力的活动、形式和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本文为大家提供了5篇政治论文范文,供大家写作参考。


关于国际形势的论文范文


政治论文范文一:肯尼迪政府对华政策研究

肯尼迪政府对华政策既对整个6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产生深远影响,又奠定了6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的总基调,所以研究肯尼迪政府对华政策可以了解整个60年代的美国对华政策。中美关系从50年代的对峙走向70年代的缓和并非一蹴而就,通过研究肯尼迪政府对华政策可以知晓中美关系从对峙走向缓和的原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肯尼迪政府对华政策形成的背景

第一节 杜鲁门、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华政策的影响

第二节 美国面临新的国际形势与挑战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第二章 肯尼迪政府对华具体政策分析

第一节 肯尼迪政府对中国恢复联合国代表权的态度

第二节 肯尼迪政府对中国发展核武器的措施

第三节 肯尼迪政府对第三次台海危机的反应

第四节 肯尼迪政府对中国粮食短缺危机的政策

第三章 肯尼迪政府转变对华政策的制约因素

第一节 美国国内政治的掣肘

第二节 中国国内政治的阻碍

结论

政治论文范文二:唯物史观视域下新时代“道路自信”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文中简称“道路自信”)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接续进程中得以实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亦正是在坚定和提升“道路自信”中才不断开辟新的境界。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全面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推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促成党的建设、基本国情、总布局等多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为“道路自信”提供了新的历史境遇。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述评

引言

一、选题意义

(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入研究

(二)增强新时代继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定力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主要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的重点

(二)研究的难点

(三)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道路自信”的基本内涵与研究定位

一、“道路自信”的基本内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阐释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内涵阐释

二、“道路自信”的研究定位

(一)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

(二)立足于唯物史观的研究视域

第二章 新时代“道路自信”的生成背景及理论发展过程

一、新时代“道路自信”的生成背景

(一)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二、“道路自信”理论命题的提出及新时代发展

(一)“道路自信”理论命题的提出

(二)新时代“道路自信”的理论发展

第三章 唯物史观视域下新时代“道路自信”的基础

一、新时代“道路自信”基于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能动选择

二、新时代“道路自信”基于对“三大规律”的进一步理论体认

(一)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进一步理论体认

(二)基于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进一步理论体认

(三)基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进一步理论体认

三、新时代“道路自信”基于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开创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一)社会各领域朝着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的方向迈进

(二)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基础不断得以巩固

四、新时代“道路自信”基于同其它国家和民族发展道路的比较所得

(一)基于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道路的比较优势

(二)基于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道路比较的特点

第四章 唯物史观视域下新时代“道路自信”面临的挑战

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认识不深削弱了“道路自信”

(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特征认识不清

(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认识不到位

(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未来前景认识模糊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掣肘了“道路自信”

(一)全面从严治党尚存在薄弱环节

(二)基本国情的局部变化提出新课题

(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面临新考验

(四)“五位一体”总布局面临诸多挑战

(五)实现党的奋斗目标面临着新的困境

三、苏东剧变及国外敌对势力的分化活动干扰了“道路自信”

(一)20世纪80-90年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

(二)国外敌对势力长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攻讦

第五章 唯物史观视域下新时代“道路自信”的提升对策

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的创新发展与宣传教育

(一)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的创新发展

(二)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的宣传教育

(三)增强唯物史观教育以提升人民的认识水平及辨识能力

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探索与发展完善

(一)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二)正确把握新时代基本国情的新变化

(三)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四)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布局

(五)破解制约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的困境

三、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国际形势的研判应对

(一)对国际形势的新变化作出及时准确研判

(二)批驳国外敌对势力攻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错误言论

(三)提升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国际话语传播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政治论文范文三: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 ——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


关于国际形势的论文范文


本文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对习近平外交思想进行了如下论述:第一,阐述了习近平外交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世界格局深刻演变,国际事务乱象丛生,世界经济风险犹存,国际安全形态严峻,全球治理任重道远等,是习近平外交思想形成的国际背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以及民族复兴进程接续推进等,是习近平外交思想形成的国内背景。第二,理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一是坚持党管外交,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大力加强外交队伍建设。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3 选题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习近平外交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1 国际形势错综复杂

2.1.1 世界格局深刻演变

2.1.2 国际事务乱象丛生

2.1.3 世界经济风险犹存

2.1.4 国际安全形势严峻

2.1.5 全球治理任重道远

2.2 国内形势稳中向好

2.2.1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2.2.2 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

2.2.3 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2.2.4 民族复兴进程接续推进

第三章 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坚持党管外交,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

3.1.1 坚持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3.1.2 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3.1.3 坚持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

3.1.4 坚持加强外交队伍建设

3.2 “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3.2.1 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3.2.2 践行义利兼顾的正确义利观

3.2.3 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3.3 “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3.3.1 构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3.3.2 坚持“结伴不结盟”的安全理念

3.3.3 坚持统筹兼顾的总体国家安全观

3.3.4 树立“共同、合作、综合、可持续”的亚洲新安全观

3.4 “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3.4.1 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3.4.2 构建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

3.4.3 拓展“亲、诚、惠、容”的周边睦邻友好关系

3.4.4 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

3.5 “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

3.5.1 “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

3.5.2 “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

3.5.3 “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3.6 “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3.6.1 在气候外交中贡献中国智慧

3.6.2 在绿色治理中彰显大国担当

3.6.3 在世界经济向绿色转型中贡献中国力量

第四章 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主要特征

4.1 坚持中国特色与把握时代主题相结合

4.2 搭建经济平台与进行政治磋商相结合

4.3 弘扬传统文化与吸纳外来文化相结合

4.4 关注国家利益与关心人类命运相结合

4.5 深化大国关系与拓展小国关系相结合

第五章 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现实意义

5.1 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5.2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外交理论

5.3 有力回击了“中国威胁论”的错误论调

5.4 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5.5 为推进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提供了中国方案

结语


政治论文范文四:美国对日领土处置政策研究(1942-1951)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搜集相关历史档案材料,对1942年至1951年间,美国对日领土处置政策的演变过程进行研究。通过梳理史料,发现美国对日领土政策呈现由严厉到宽松的演变特点。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造成美国对日领土政策前后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冷战思维下的地缘安全战略需求和殖民主义思维。


绪论

第一章 美国对日领土处置政策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日本对外领土扩张的过程(1868-1945)

一、明治维新后日本领土的扩张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领土的扩张

第二节 美国战时对日领土处置政策的基本原则

一、美国战时外交理念与对日领土处置政策

二、美国对战后东亚安全秩序的构想与对日领土处置政策

第三节 战时对日领土处置政策研究机构及主要人员

一、代表军方的参谋长联席会议

二、代表国务院的研究机构

三、其他相关研究机构

第二章 战时美国对日领土处置政策的初步设想(1942-1945)

第一节 战争初期对日本领土的初步研究(1942.8-1944.1)

一、战争进程与对日领土处置的雏形

二、领土问题委员会对日领土处置具体分析

三、战争初期美国对日领土处置的特点

第二节 战争后期对日领土处置政策研究(1944.1-1945.8)

一、太平洋战局与日属太平洋岛屿的归属

二、美苏合作与日属北方领土的归属

三、中美关系与日本侵占领土的归属

四、三部协调委员会时期对日领土处置初步形成

第三章 战后美国对日领土处置政策的演变过程

第一节 战后初期美国对日领土处置

一、盟总厘清“吾人所决定的其他小岛”

二、博顿版对日和约草案中的领土处置

三、国务院内部对日领土处置的分歧

第二节 冷战初期美国对日领土处置

一、暂缓对日媾和与搁置对日领土处置研究

二、国际形势变化与重启对日和约研究

三、小结

第三节 美国内部对日领土处置意见达成一致

一、杜勒斯协调对日领土处置意见

二、美国对日领土处置的最后讨论

三、小结

第四章 《旧金山和约》与对日领土政策最终形成

第一节 美苏对日领土处置政策的分歧

一、美苏关于日本领土处置的早期博弈

二、苏联反对美国对日领土处置政策

第二节 美国对中国处置日本领土意见的反复

一、国民政府对日领土处置的意见

二、新中国对日领土处置的意见

第三节 资本主义阵营达成一致与《旧金山和约》的签订

一、战后英国对美国领土处置政策的妥协

二、其他主要国家对旧金山和约的意见

三、《旧金山和约》中的美国对日领土处置政策

结论


政治论文范文五:新形势下政府与国际非政府组织合作研究

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推进,中国正在为世界营造一个越来越广阔的活动平台,有越来越多的境外非政府组织开始进入中国提供扶贫、助教、医疗等各项公共服务,但当前国际非政府组织所面临最大的问题是我国政府对待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态度较为保守消极。如果政府能够通过财政拨款有经济能力自己解决社会问题,绝不会通过国际非政府组织来实现。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1.4 章节安排

2 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核心概念、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的讨论

2.1.1 非政府组织概念的界定

2.1.2 国际非政府组织及其属性与分类

2.2 国际非政府组织的主要作用

2.2.1 国际非政府组织的积极作用

2.2.2 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消极作用

2.3 基础理论

2.3.1 资源依赖理论——国际非政府组织合法性获得的前提

2.3.2 合法性获得理论——国际非政府组织合法性获得的法理依据

2.3.3 互惠交换理论——国际非政府组织合法性获得的条件

2.3.4 组织结构的双重性理论——国际非政府组织合法性获得的方法

2.3.5 跨界合作理论——国际非政府组织合法性获得的前景分析

3 国际非政府组织与中国政府的合作

3.1 国际非政府组织进入中国基本情况

3.1.1 在华活动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数量

3.1.2 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资助状况

3.1.3 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活动对象、主要活动内容及主要活动地域

3.2 国际非政府组织与我国政府合作数据分析

4 国际非政府组织与中国政府合作的四种模式

4.1 伪商业机构模式分析

4.1.1 以营利性机构作为注册方式,从事非营利性活动:“绿色和平”组织案例分析

4.1.2 以非营利性机构进行注册模式:“英国救助儿童会”案例分析

4.1.3 对该模式的分析

4.2 合法机构模式分析

4.2.1 真正意义上的合法机构“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案例分析

4.2.2 对该模式的分析

4.3 项目模式分析

4.3.1 “英国海外志愿服务社(VSO)”案例分析

4.3.2 对该模式的分析

4.4 非法进入模式分析

4.4.1 美国“亚洲基金会”案例分析

4.4.2 对该模式的分析

4.5 国际非政府组织四种发展模式的异同点分析

5 中国政府与境外NGO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5.1 政府责任意识缺失

5.2 法律法规弱化

5.3 部门管理碎片化

5.3.1 管理分散化

5.3.2 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机制

5.3.3 区域之间、上下级之间缺乏协作

5.4 日常监管虚化

5.5 政府管理缺失的后果

6 推动中国政府与国际非政府组织合作的制度安排

6.1 中国政府与国际非政府组织合作的内涵

6.1.1 合作基础条件:小政府大社会公共服务格局正逐步成型

6.1.2 合作目标:构建多元合作的公共服务体系

6.1.3 合作内容:构建中国政府与国际非政府组织合作的阶段阐述

6.2 营造结构合理、体系完善的合作环境

6.2.1 从观念上构建加强合作的创新思维

6.2.2 从制度建设上完善合作的路径选择

6.3 加强对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法制管理

6.3.1 当前中国管理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基本法律法规

6.3.2 国外对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法制管理

6.3.3 有关加强对国际非政府组织法制管理的建议

6.4 加强对国际非政府组织的监督管理

6.4.1 目前中国对国际非政府组织进行监督管理的基本情况

6.4.2 西方发达国家对国际非政府组织进行监督管理的基本经验

6.4.3 有关加强对国际非政府组织监督管理的建议

结论

论文写作涉及到的论文选题、标题、摘要、提纲、开题报告、答辩等方面,本网都有为大家提供相关的写作素材,有任何问题,欢迎随时咨询。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