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1 选题背景
2019 年 3 月 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1]思政课一体化发展这个新概念进入大众视野,大中小学思政课的衔接问题成为学者们重点研究的对象。实质上早期学者们对德育一体化已经有了很多相关的研究,从 1979 年教育部政治理论教育司发布的《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到 2019年 8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这 40 年间学者们从教材、课程标准、管理方式、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使得大中小学的德育课程在某些方面的衔接更为紧密,但由于缺乏对一体化问题的整体把握,导致始终没有形成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格局。
当今时代处于历史大变革的时期,社会各阶层利益处于深刻调整阶段,国内外局势错综复杂,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愈发显现。青少年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承载着中华民族未来的命运,思政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通过理论灌输的手段改造青少年的主观世界,培育具有坚定政治立场的时代新人,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需要遵循学科发展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在不同阶段人的思维方式和接受程度不同,表现为教育过程的阶段性,加之人的思想复杂多变,所以又要求思想政治教要具有长期性。学校思政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有关部门要妥善处理好阶段化的教学成果向长期教学的转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遵循学科规律的要求,也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由之路,是德育一体化的深化发展,是对新时代更为贴切地回答。
...........................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成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包含诸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思政课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问题必然是其研究的重点内容。通过对思政课一体化的相关研究,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规律方面的理论内容。
1.2.2 实践意义
第一,有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科学、严谨的理论指导有助于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同时使学科发展更加规范化。第二,有助于增强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系统化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是遵循一定规律的,其实效性的发挥取决于对规律的把握。通过深入分析思政课开展的内在逻辑,把握大中小学思政课阶段性和连续性的关系,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第三,有助于更好地培育时代新人。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对思政课进行分析,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发现各学段思政课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开展时代新人的培育工作。
..............................
2.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概念及必要性
2.1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概念
概念问题是我们研究所有问题的出发点,厘清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概念对推动思政课一体化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1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定义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已经成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方向标和着力点,学者们对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价值普遍是认同的,但是对于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概念问题却未达成共识。通过对学术界相关观点的系统梳理,笔者认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定义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去把握。宏观层面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指向全局、全员、全过程的大思政格局,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各门学科认真落实课程思政,需要充分协调各种教学资源,最终实现个人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微观层面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主要是从教学要素的角度出发,各学段之间通过教学要素的相互连接,从而加强内容和形式上的衔接,最终达到学段之间的有效融合,纵向上表现为大中小学各学段之间相互联系、逐层递进的关系,横向上表现为多门思政课教学之间互为补充、协同发展的局面,两者统一于思政课一体化的发展过程。
2.1.2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内涵
笔者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把大中小学思政课看作一个完整的系统,系统之间通过内部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合力对整个系统产生影响,根据这一原理再结合对思政课教学要素的分析,把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内涵概括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的一体化。教学目标一体化。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课程学习结果的期望设定,对整个教学的开展具有指导作用。教学目标形式上虽然是教育者主观意愿的反映,但是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需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从这一点来说教学目标的设置又是客观的。教学目标对于每门课程来说均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目标设置是否合理关系到整个课程的发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首要的就是要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体化,通过强化各个学段之间的联系,实现各学段教学要素的有效衔接,从而发挥思政课的整体效果。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决定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关键。[20]教学目标一体化在整体上表现为目标的层次性,遵循阶段性和连续性并行的逻辑。人的思想和行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也是学校思政课的基本概念,人生理发育上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决定了思想上的成长机制,各学段的学生年龄层次、生理特点、心理发育程度以及学习能力都存在较大的差异,针对特定学段特点制定教学目标是顺利开展思政课的前提条件。
..............................
2.2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
2.2.1 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需要
思政课作为一个整体性概念,提升其教学效果必须妥善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必须从思政课这个整体着手协调各学段的发展,优化各学段思政课的衔接方式,实现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而作为一门课程又要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想要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遵循其学科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23]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都以教育对象为核心关注点,以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而教育对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不断发展变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涉及各学段的教学、评价、管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等方方面面,无疑把思政课的核心要素纳入到了一个动态发展的体系。因此只有在一个动态视角下才能全面地把握教育对象的发展动态,才能抓住思政课的核心。思政课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也是强化国家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有助于统筹各学段的发展,充分发挥思政课的实效性。
2.2.2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思政课是最能体现国家性质的一门课程,它根据社会要求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规范,要求个人要适应整个社会的发展。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社会的一切属于人民,从根本上来说社会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是一致的,而人之所以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是因为人的利己本能。在原始状态下人不能做到自发地为集体考虑,个人和集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矛盾,如果放任本能的泛滥最终人人都会成为受害者,人要想在社会中生存就必须先接受社会的规则,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也是个体在社会中获得生存能力的过程。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的召唤,是思想政治教育紧跟时代步伐、回应时代要求的体现。只有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才能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加快培育时代新人的步伐。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是时代新人的理想人格,同时也是思政课的重要内容,理想信念教育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法宝,责任担当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必须贯彻于大中小学思政课的始终。思政课肩负国家重任,帮助广大青少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承载着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需要培养专业的人才为学科发展提供支撑。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基于学科发展规律的整体性规划,从各方面促进了思政课的科学发展,特别是对教师队伍的培养、壮大,有助于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从而进一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良性互动。
政治论文参考
3.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3.1 思政课教学目标方面.................................21
3.1.1 教学目标缺乏总领性.....................................21
3.1.2 教学目标不聚焦.......................................22
4.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对策.....................................36
4.1 加强顶层设计,优化课程衔接............................36
4.1.1 优化管理架构..........................................36
4.1.2 统筹课程标准修订........................................37
结束语...................................45
4.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对策
4.1 加强顶层设计,优化课程衔接
思政课的管理涉及到许多方面的内容,通过优化管理架构、统筹课程标准修订和完善教材编写机制把思政课的各个环节连接起来,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4.1.1 优化管理架构
思政课管理部门的结构设置是否合理决定了思政课的整体走向,只有整合管理部门,改变不合理的管理结构及管理方式,实行科学决策和有序管理才能保障办好学校思政课,只有贴合思政课的学科特点形成权责明确的管理体系,才能在机制上保障大中小学思政课的一体化走向。从教学管理的主体来看,思政课的整个管理系统大体上可以分为国家管理部门和学校管理部门这两个层面,但无论是国家管理部门还是学校管理部门均存在职责交叉、混乱的情况。各学段的管理部门各自为政,没有形成统一的决策机构。
现阶段,要想改变职责不清、各自为政的局面,首先就要加强党的领导,形成层级明确的领导体系。各级党委要加强工作联系,自觉监督下一层级的工作落实情况,把学校思政课的衔接问题视为工作的重心,共同推进学校思政课的一体化建设。其次,要统筹管理思政课的各个学段,形成某一部门统一负责、统一谋划和集中领导的管理模式。最后,要形成权责明确的分工体系。要在一体化的背景下实现部门内部的二次分工,使分工体系贴合思政课各学段的发展需求。
政治论文怎么写
...........................
结束语
思政课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任,通过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消除社会中的不良思想,用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化的价值风尚,用主流的意识形态抵御不良社会思潮的冲击,培养具有坚定社会主义立场的接班人,培养一批又一批忠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汇聚全国人民的力量,助力中国梦的实现。随着信息时代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传统的思政课堂也必然会受到冲击,面对日益复杂的局面和开放性的教育环境,学校思政课也必须要改革与创新,勇敢地面对一切机遇和挑战。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涉及到课程标准的制定、教材编制、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价,涵盖课前、课中和课后各个环节,是顺应其学科发展和社会大环境的必然选择。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充分了解各学段思政课的教学以及管理情况,涉及到思政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两大群体,某个环节处理不当就可能影响思政课一体化的整体进程。对此,笔者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为题,首先阐述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概念和必要性,其次通过调查研究和教材的文本对比发现了在实际教学中学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这个课题比较庞杂,关涉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两大阶段,因本人知识、能力有限,对于一些问题还认识不到位,前期的调查对象没有根据城乡的差异、学校类型的差异以及地区的差异做出区分,导致得出的某些结论可能不是那么全面。
在此,笔者希望能够通过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研究引起广大学者注意,从而丰富学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理论研究,为学校管理层的科学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切实提高思政课的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