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精神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3816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政治论文研究,五四精神是五四运动创造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百年来,对中国大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党和政府一直十分重视五四精神的学习和弘扬。学习和弘扬五四精神,激发大学生爱国情怀、提高民主意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树立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前行、努力奋斗。五四精神蕴含的爱国、进步、民主和科学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一致,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政治导向、情感激励、资源整合、行为规范、创新培养和国防教育功能。在五四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过程中,存在缺乏理论认知、大学生自身缺乏对五四精神认同感、学校缺乏对五四精神的培育、社会缺乏对五四精神宣传引导的问题,因此,要实现五四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从理论、个人、学校和社会四个方面寻找实现路径。

一、 五四精神概述

(一) 五四精神的形成条件
五四精神的出现并不是偶然发生的,是以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沉淀的民族精神为基底,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在国家和民族危险之际,由先进知识分子、青年学生为主体的推动下,爆发了五四运动,并从中孕育而出的。
1. 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是五四精神形成的客观条件
(1)五四精神是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形成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和美国在经济方面对中国进行大量的掠夺和扩张,中国人民损失严重。日本还在 1914 年 11 月攻占青岛,在德国投降后拒绝将青岛等地归还中国,反而在 1915 年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企图控制中国。由此,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尤其是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加剧,中国人民陷入困苦之中。1917 年 11 月俄国爆发了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由此触发了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革命,在世界革命的大潮中,中国看到了希望。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民主和科学的力量,在他们的宣传下,一大批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产生了民族解放的希望。1919 年 3 月 1 日朝鲜爆发了自发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爱国运动,中国报纸对此次运动进行了报道,中国人民看到朝鲜沦为日本殖民地后的状态,认清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意识到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自由民主权利的重要性。这些都推动了五四运动的爆发,是五四精神形成的国际背景。
(2)五四精神是在复杂的国内环境中形成的

20 世纪初,在政治方面表现为政治环境不稳定,国内政治混乱,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企图称帝,对内独裁,对外为获得日本的支持,出卖国家利益。在袁世凯死后,军阀势力处于矛盾之中,进入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各地军阀横征暴敛,战争不断,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引起了人们的极度不满,民主主义的情绪不断高涨。在经济方面的表现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一方面,帝国主义减少了商品输入,另一方面,需要中国部分商品,这些都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在这一时期,轻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虽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力量薄弱,依然依赖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帝国主义的控制下,不能走独立自主的道路。在文化方面表现为新闻报刊的繁荣发展。五四运动时期是报刊出版的一次发展高潮,报刊的数量和质量都迅速的提高,创办了《新青年》、《每周评论》、《新潮》、《晨报副刊》等刊物,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报刊上发表重大事件和政治思想的评述,引导民众舆论,促进国人思想觉悟。

..........................

(二) 五四精神概念的提出与发展
1919 年 5 月 4 日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全国各阶层人民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存亡,团结一致,不惜牺牲自我,展现了强烈的爱国热情,五四精神由此孕育而出,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展现出不同的具体内涵。
1.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对五四精神的论述
在五四运动爆发的第二天,即 1919 年 5 月 26 日,罗家伦以“毅”为笔名在《每周评论》上发表《“五四运动”的精神》一文,全面综合论述了此次运动,将其称为“五四运动”,并从中提炼出“精神”的层面,概括为:“牺牲的精神、社会制裁的精神、民族自决的精神”②,进而呼吁人们要学习“五四运动”的精神。罗家伦发表文章的第二天,即 5 月 27 日,孙东荪在《时事新报》上发表《“五四”精神之纵的持久性与横的扩张性》,第一次提出了“五四精神”一词,并概括为“雪耻除奸的精神”。李大钊认为五四精神是:“爱国”、“直接行动”和“人类自由”。1920 年 4 月陈独秀在中国公学第二次演讲会上作了《五四运动的精神是什么?》的演讲,他提到五四运动与其他爱国运动相比,有其特有的精神,即“(一)直接行动;(二)牺牲精神”,③并提出要努力发挥这两种精神。
2. 中国共产党人对五四精神的论述
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党对五四精神的认识从初步了解到不断丰富。毛泽东高度评价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发表了《五四运动》、《青年运动的方向》、《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并在 1942 年 2 月的延安干部会上的《反对党八股》中提到五四运动具有“科学和民主精神”。

1979 年五四运动 60 周年纪念时,重新将民主和科学的精神作为重要精神内涵,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思想和政治格局发生了变化,解放思想是时代主题,提出了符合时代要求的民主和科学。北京大学团委书记王丽梅在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大会上作了发言,

她强调:“我们一定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五四运动的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发扬光大。坚定地执行党的方针,发场民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动机器,积极关心国家大事,为四化献计献策。”①在思想解放的浪潮下,全党和全国大力提倡重提民主和科学精神,各界人士开展了关于民主和科学的论述。

..............................

二、 发挥五四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 发挥五四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存在的问题
1. 五四精神缺乏与时代需求的紧密结合
五四精神形成于国家和民族困苦之时,五四运动结束后,知识分子总结凝练出五四精神,但对五四精神的认识局限于当时的时代背景,认识到了五四精神的爱国、批判性和理性。五四精神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完善,逐渐形成为爱国、进步、民主和科学。新时代,大学生面临的国际环境和社会环境与当时的环境不同,和平与发展是当代时代主题,中国不再面临落后挨打的局面,新时代爱国精神的具体表现形式与五四运动时期的表现方式不同,表现为: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统一。一百年来,民主进程得到了大的发展,越来越重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民主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科技创新,在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中国天眼的建设、高铁速度等方面不断创新,中国已经成为科技大国,新时代,科学精神强调:求实、创新、爱国。由此,可以看出,新时代五四精神具有新的时代内涵,但在现实培育五四精神时,往往没有重视其时代内涵,没有将其本身含义与现实价值相结合,脱离了时代发展,具有时代特色不鲜明的问题。
2. 大学生缺少对五四精神的认同感
当今社会,大学生对五四精神的认同感不高,主要体现在缺少认知、情感和行为认同三方面。
(1)大学生缺少认知认同
从学生本身来说,在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下,大学生弱化历史事件,对五四运动的理解存在浅显、片面,甚至歪曲的问题。当代大学生生活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不能深切体会到五四精神形成的时代背景,很难主动学习并宣传五四精神,在学习过程中也存在浮于表面、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等问题,只注重表象、忽略内涵,从而导致对五四精神的内涵理解不深刻。从学校教育来说,学校缺乏对五四精神的培育,学生不能从课堂上直接了解到五四精神的内涵,因此,大学生缺乏对五四精神的认知认同。
(2)大学生缺少情感认同
如果说认知认同探讨的是知道不知道的问题,那么情感认同探讨的就是认可不认可的问题。大学生对五四精神的认知不深刻,就很难达到情感上的认同。大学生对不同的事物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在当今社会,随着实用主义的蔓延,大学生从自身需求来判断学习的内容与价值,如果事物能满足大学生的自身需求,那么大学生会趋向于认同此事物,反之,会产生不认同或漠视的趋向。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重视学习成绩、能力提升和人际关系,对精神情感需求较低,出现忽略五四精神含有的真、善、美德特质的现象,最终对五四精神形成情感漠视。
........................

(二) 发挥五四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发挥五四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存在很多问题,同样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主要从自身理论、个人、学校和社会四方面进行探究。
1. 对五四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论研究不足
(1)缺乏对五四精神的资源整合
五四精神与井冈山精神、红船精神不同,五四精神不具备纪念馆、革命遗址、陈列馆等物质文化资源,不能直观感受到五四精神的历史背景和内涵,阻碍了五四精神内涵的深入挖掘。而且,在挖掘五四精神的内涵后,不加以利用,没有将其进行分类整合,不利于五四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应当对其进行整合分析,分析哪些能与学校课堂教育相结合,哪些能通过社会实践进行宣传,哪些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得到发展,充分发挥其功能。
(2)缺少对五四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挖掘
一方面,对五四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重视程度不高。在学习近代史时,会学习到五四爱国运动,但仅限于学习历史事件,没有由此展开深入到五四精神的学习。在分析探究五四精神时,主要研究其历史条件、内涵、特征和时代价值等,很少看到五四精神对大学生爱国情怀、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忽略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的功能。另一方面,对五四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挖掘不够系统。学习五四精神应该做到“知、情、意、行”四方面的统一,在学习五四精神的丰富内涵后,增强爱国情感,树立理想信念,最终付诸于行动。在当前五四精神的运用中,在学习五四精神的内涵后,忽略了情感的升华,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失衡,不利于五四精神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三、 五四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路径....................................26
(一) 加强五四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研究.....................................26
1. 丰富五四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论内容............................26
2. 以五四精神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26
3. 继承和创新五四精神的内涵...............................29

三、 五四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路径

(一) 加强五四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研究
1. 丰富五四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论内容
开展对五四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论研究,要从政府、社会、高校、科研工作者四方面着手:对于政府而言,要重视五四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增加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为学习和宣传五四精神做物质保障;对于各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而言,发挥自身优势,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拥有 6 大学部,8 个直属单位,具有部门齐全、科研实力雄厚、馆藏资源丰富等优势,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料。中国社会科学院 6 大学部中有历史学部、文哲学部、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等,有利于研究五四精神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历史过程,了解五四精神的丰富内涵,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五四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于学校而言,学校是接触大学生最直接的地方,利用其方便调研大学生的优势,分析五四精神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丰富理论研究;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发挥其主动性,提高自身理论素质,沉下心来做研究,研究五四精神的内涵,推动其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2. 以五四精神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发挥五四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要不断丰富五四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根据思想政治的目的和任务以及教育对象精神世界发展的需要所确定的。”①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们思想道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根据这一目的,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概括为五个方面,即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民主法治观教育和道德观教育。
.............................

结语
五四精神是五四运动创造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百年来,对中国大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党和政府一直十分重视五四精神的学习和弘扬。学习和弘扬五四精神,激发大学生爱国情怀、提高民主意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树立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前行、努力奋斗。五四精神蕴含的爱国、进步、民主和科学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一致,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政治导向、情感激励、资源整合、行为规范、创新培养和国防教育功能。在五四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过程中,存在缺乏理论认知、大学生自身缺乏对五四精神认同感、学校缺乏对五四精神的培育、社会缺乏对五四精神宣传引导的问题,因此,要实现五四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从理论、个人、学校和社会四个方面寻找实现路径。
在研究过程中,由于本人知识理论欠缺、学术水平有限,对五四精神的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分析不够深入,对实现路径仅有自己粗浅的分析。五四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路径的研究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分析的过程,要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发扬坚持不懈奋斗的精神,进一步深化五四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索其实现路径。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