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新时代下,思想政治工作得到了不断的发展,成为了一门科学,其地位也不断上升,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研究也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鉴于此,在当代大学生中进行党史教育工作显得更为重要。中国党史文化是中华民族及其各个时期的领导人所创造的,它的建立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且其内涵博大精深,对于我国的大学生的思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向大学生传播精神文化来维护、发展主流文化和社会主义主导意识形态[1]。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在坚持主旋律和主导性教育的同时,应当挖掘、传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以及党史教育,让大学生们不断地从丰富而深厚的民族文化和党史教育中汲取有益的营养,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但是,中国党史教育工作在当今市场经济高速发展进程中,尤其是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了缺失。大学生处于一个比较特殊的阶段,他们即将步入社会,对个人的未来充满憧憬。同时由于缺乏社会阅历,思想、行为各方面不够成熟,加上还存在较强的逆反心理,还没有形成正确、成熟牢靠的价值观。他们的价值观不成熟,很容易被带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党史教育工作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学校是作为为社会培养现代化建设事业骨干以及领导的场所,在新形势下,做好当代大学生党史教育工作,提升其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叙述当代大学生党史教育工作的内容,分析做好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党史教育的必要性,并探究了做好党史教育的具体措施,以期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进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单位培养一批优秀的人才。
二、党史教育工作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 有利于培养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就目前来说,对当代大学生的党史教育工作首要的目标即为让其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以便建立深厚感情。但在实际的大学生的党史教育工作中,如何有效的建立感情是面临的重大难题,因为大学生与中国共产党的感情建立仅仅靠学校的政治说教为基础是无法实现的,要想将其感情建立,需培养党史教育意识,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使得代大学生对党史存在的思想精神、长征精神以及优良作风等有所了解,随后通过学校的引导措施将上述体现的精神、优秀品质富化到他们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中,最终将党史教育中的情感目标实现。通过
这些瑰宝精华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传授[2]。如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奉献精神以及十七届六中全会当中“兴国之要”的核心价值体系等等。上述瑰宝精华有效的促进我国民族文化的进步,将其积极的内容用来熏陶大学生的思想,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大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热情。除此以外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当代大学生的党史教育工作,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以及培育可靠接班人等有着促进作用。
(二)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道德文化素养
道德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民族美德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灵魂,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力量。我国的党史中存在的长征精神、矢志不渝、忠诚以及锲而不舍等优良作风是大学生的道德示范。其所宣扬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等道德规范,有示范性功能作用。因此学校应加强党史教育将其良好的正能量继承下去,在这样良好的环境中长此以往,大学生思想观念与道德文化素养正确树立,并且培养诚信克己、与人为善、勤俭廉正、刻苦耐劳等优良素质。对于大学生步入社会且在在社会中发挥自己的价值有加大的促进功能。
(三)加强党史教育有利于应对全球化浪潮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迅猛发展,我们不可避免面临国际文化竞争和思想文化渗透的巨大压力。当代的大学生是读英文、喝可乐、看大片、玩电脑长大的“垮掉的一代”,深受西方现代文明的影响。对于西方文化充满了向往,不重视党史文化认识,对于民族文化以及党史知识知之甚少。部分高校在对待大学生党史教育工作上,仍缺乏深刻认识,多数只停留在口头与理论上,学校教育存在只注重“学做事”而轻“学做人”,强调“授业”,而忽视“传道”。而落后的党史教育模式以及陈旧的教育方法等因素造成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以及党史教育缺乏一定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在实际的党史教育工作中所收获的教育效果不佳,从而使得党史教育成为“走过场”[3]。与此同时西方文化的冲击已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民族信仰危机与党史文化虚无感,热捧美国大片、欧美流行音乐。因此在全球化浪潮中,确立并发挥中华党史教育文化的优势之处,教育当代大学生继承、坚守中国共产党体检的健康文化,推动中华文化与我国党史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一致的实力和影响力。
三、加强当代大学生党史教育的相关建议
(一)加强党史思想教育课堂教学,培育大学生的民族文化涵养
当前已经进入了多元化时代,在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思想也存在着多样化,特别是在中国已经加强了与其他国家交流的背景下,中国的思想也很大程度上收到了外来思想的影响。基于这样的多元化背景,如何强引导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成为了关键性问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其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要强化党史教育的育人功能,树立“党史教育进课堂”的观念,开设党史教育必修课或选修课程。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中,持之以恒、积极主动地渗透中国优秀党史教育的内容,把中国优秀传统的精神自然贴切地引入课堂、引入学生头脑,激发学生学习党史教育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有选择地阅读一些最能体现中国党史精神的书籍。天长日久,党史教育体现的精神自然就能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贯彻于教育工作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成为他们提高自身素质的思想营养。鉴于此,学校首先要重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工作以及党史教育工作,有效的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使得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人格得到有效的升华,积极的引导学生参与党史教育工作。其次,学校要积极构建平等的交流平台,关注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为学生构建与党史教育工作者的交流平台,将党史教育方式变为个性化[4]。除此以外通过平台的交流也能获取学生心理信息以及反馈信息的一个渠道,对强化大学生党史情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如今的微文化时代下微信、微博这些虚拟平台是广大学生喜爱的信息获取、交流通道。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应该构建专属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而党史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这些专属的虚拟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党史教育工作。平台安排学校思想党史教育工作者来监管,专门发布正向、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积极的党史精神信息,将正确的思想观念融入到信息中。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相关技术对负面信息进行截断、屏蔽等,例如涉及黄赌毒、迷信等信息[5]。以微博、微信等微文化虚拟平台来引导学生思想健康的发展,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达到时时刻刻都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史教育的效果。而且微文化环境下,微博、微信等这些账号本身是虚拟的,能够保护个人隐私。有些学生不愿意在课堂中发表个人观点,那么学校提供一个官方的平台,能够让学生有个自由发表个人言论的机会,使他们更加勇敢将个人的党史教育中的想法提出来,有利于早期发现学生思想存在的问题,及时得以解决。因此,为学校师生提供更好的交流平台。是更好的培育大学生的民族文化涵养的途径之一。
(二)高校党史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对党史精神的学习和研究
在党史教育工作中,教师本身的职业性使得在当代大学生眼中的大学教师不仅是一位智者,还具有哲人与贤人的风度,指导学生提高治学、做事、律己、交友、待人、处世等方面的修养。因此,对于高校党史教育工作者除了具有基本的教师职业素养外,还应提高自身的中国党史知识素养。与此同时,党校教师还应该结合当前发展的实际情况,立足于具体形式,进行党史教育工作的内容确定。针对党史教育工作内容的确定,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教育,主要内容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可持续科学发展观、党的性质、党的宗旨、党的作风等;第二是日常性教育,主要有遵纪守法、工作业务能力教育等[6]。在此条件下使大学生高校教师应大胆尝试、努力创新,以优秀党史精神为载体,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党史教育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形式灵活、内容多样,而且做到了寓教于乐,实现由单一性的灌输型方法向双向互动的交流型方法的转变。与此同时党史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围绕弘扬党史文化教育为轴心,向大学生推荐发扬爱国主义、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文化艺术作品,为大学生提供最美的精神食粮,丰富其精神世界。
(三)构建富有党史精神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发挥环境的熏陶教育功能,对于提高民族当代大学生的党史教育效果亦具有重要作用。在大学校园里,经常举办以中国民族文化与党史政治思想等为内容的系列讲座、研讨会、民族文艺歌舞晚会、中华经典诵读大赛等活动,吸引学生广泛参与[7]。再次,抓好校园网、校园电视台、校报、学生社团刊物等舆论宣传载体建设,积极宣传优秀民族文化经营与党史精神,并做到大力弘扬,使大学生在校园日常生活中各个方面都能随时随地感受到浓浓的党史精神氛围,积极的为大学生营造活跃的校园气氛,实现党史精神文化的进一步传播。高校党史教育工作对陶冶以及净化大学生心灵具有积极的意义,不仅能有效促进大学生情感的得到有效的升华,还能使当代大学生在营造良好的精神气氛中不断感染和熏陶中认同民族文化,弘扬党史精神。在实际的党史精神校园文化氛围建立中,要关注三个方面的建设以及优化工作:其一为积极的传播社会核心价值理念,将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联系在一起,要鼓励学生大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将自我教育意识提高。其二是宣传党史精神,不断的深化教育目的以及人才观念,弘扬大学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特点,让学生使用客观、科学的精神去认识世界、发展个人、陶冶情操等[8]。其三为不断的提高校园党史教育文化内涵,树立高校师生价值体系。从这三个方面给予学生党史教育,不断的完善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得到潜移默化良好的精神文化教育。
(四)以微文化的形式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在信息化社会的现代,信息技术以及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是大学生使用率很高沟通工具。大学党史教育工作者,可通过网上辅导,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党史理论素养与政治觉悟。现阶段人们受到快餐文化的影响,缺乏阅读长篇大论的耐心,对于短小精悍的内容更加有兴趣。微文化时代下,短小、精简的信息内容是微文化信息传播的重要特点之一。精简的内容容量小,阅读花的时间少,学生更易于接受。由于微文化本身属于开放性的,其包含的内容信息并非全部是有益的。由于参与信息的发布有各种各样的人,信息良莠不齐,加上现今人们发布信息追求吸引眼球,发布的信息鱼龙混杂[9]。大学生在接收这些信息时,难以辨出真伪,很容易被不良信息诱导。而且微文化环境下,国家大事、社会焦点事件常常成为大学生舆论的对象。如果信息发布的不真实,容易将大学生思想观念导向错误的方向。大量来源不明,真实性不明的信息,和党史教育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一定的冲突。长此以往,大学生思想观念产生偏差,对国家、社会的产生错误的看法,不利于高校大学生党史教育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在大学党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中,学习教育者应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分析、鉴别微文化各种信息,教导学生去分析和鉴别信息的可信性。从而使大学生在微文化环境下,能够对各种信息具备甄别的能力,不易被不良信息冲击影响,使自己的价值观更加成熟、稳定。
党史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下子灌输很多知识学生难以记住,而且容易有逆反心理。如果将其中的内容进行整合,以关键点整理形成小模块,再通过微文化平台传播、扩散,更容易使大学生接受[10]。因此,在学校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微文化典型的虚拟平台中,结合时事,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短小精悍的内容进行发布。学生只需要花很少的时间,就可以直接阅读完内容,接收到传递的思想内容,从而达到党史教育的目的。
四、结束语
大学阶段是学生处于比较特殊的学习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的思想比较复杂,在微文化复杂的文化环境中,容易受到各种信息的影响。如果没有较好的处理不良信息,在大量不良信息的冲击下,大学生思想很容易产生偏差,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因而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党史教育工作十分重要,能有效的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实际的党史教育工作中学校不仅应该制定严格的制度来明确教育方向,为党史教育工作作出明确的保障,教师还应该以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展开多元化的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和谐的教育环境中,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例如加强党史思想教育课堂教学,培育大学生的民族文化涵养、构建富有党史精神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及利用微文化来转化学校的党史教育,使大学生党史教育途径更加丰富,方法更多,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戴国辉, 高文晏. 新形势下提升大学生党史教育质量探析[J].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17(1):27-29.
[2]王占仁, 黄伟. 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党史教育工作论析[J].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2,22(1):59-63.
[3]张志伟. 当前加强大学生党史教育的几点思考[J]. 思想理论教育, 2015,33(7):76-79.
[4]马万凯.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党史教育的意义和途径[J]. 青年时代, 2016,21(19):204-205.
[5]方勇, 罗彩云. 当代大学生党史教育的目标与途径[J]. 长春大学学报, 2015,15(7):91-93.
[6]张维薇. 加强大学生党史教育若干问题论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2,12(13):31-33.
[7]刘世仁. 大学生党史教育的路径研究[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3, 23(6):115-118.
[8]贾春锐. 加强大学生党史教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9(8):150-151.
[9]赵志峰. 对新时期加强高校大学生党史教育的思考[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2,22(2):121-122.
[10]张晓华.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大学生党史教育[J]. 教育探索, 2015,13(3):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