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优良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依据
第一节 优良家风相关论述
家风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近代社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冷落。新时期,重提家风,应该剖析家风的内涵、特征及形成渊源,辨别其精华与糟粕,深入理解优良家风的本质,掌握其基本的理论,了解其中蕴含的价值。
一、优良家风的释义
要理解优良家风的释义,应先对家风释义进行分析。“家风”最早是由潘岳提出的,庾信在《哀江南赋序》曰:“潘岳之风采,始述家风。”①关于家风的含义正如前述的文献综述,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觉得应该从以下方面去理解家风:
首先,从文字构成看,“家”和“风”二字组合构成了家风。就家的释义来看,许慎《说文解字》中载:“宀为屋也”,“豕为猪也”,②两者构成了“家”字。它代表着房屋或住所。就风的释义来看,汉语词典解释:其一是“空气流动”;其二是“社会长期形成的礼仪和习俗”,③家风之风代表着礼仪和习俗。从文字构成看家风就是以家庭场域为指向,以家庭成员为基础,以礼仪和习俗为外延,规范家庭或家族成员的行为。
其次,从其表现式看,家风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源,以家训、家规、家书、家约等为物质化载体,经过家庭长期的教育,形成一个家庭独特的风气。追溯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从先秦时期到近代社会出现了大量的“家风”著作。如《诫伯禽书》、《命子迁》、《诫子书》、《颜氏家训》、《包拯家训》、《朱子家训》、《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这些著作都反映了通过总结家庭经验,通过言传身教、以身示范,把家庭的德行伦理及规范伦理传递给子女,从而形成家庭风尚和风范。
再其次,从家庭伦理规范看,家庭伦理结构是家风培育的起点。古人看来,天地孕育万物后,相继出现男女、夫妇、父子、君臣等相处的礼仪规范。正是由男女不断演化出家庭中夫妇、父子之间的相处之道,从而构成了家庭的血缘伦理结构。这样的伦理结构需要相应的伦理规范进行约束。具体表现在世代繁衍的大家庭中,绵延数代的家庭同居势必形成纵向的子女关系和横向的血缘亲属关系,家族成员之间必然会交流生活经验,交流教育子女的方法及为人处事的原则以及形成的共同习惯,同时,在这种错综复杂的伦理关系网中,同屋檐下生活难免会出现矛盾,为了更好的促进家族发展和延续,家族长辈通过文字或口头形式把这些经验记录并传承下来,用于指导后代。基于共同的血缘伦理和家庭之爱,把这些上升为家训、家规教育和约束后代,从而形成家风。
..............................
第二节 优良家风教育相关论述
本节主要论述了优良家风教育的内涵、优良家风教育的功能、优良家风教育的任务、优良家风教育的内容、优良家风教育的目标及主要方法,从而对优良家风教育有一个全面认识。
一、优良家风教育的内涵
优良家风教育的内涵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优良家风教育主要涉及父母对子女单向度的教育及父母与子女之间双向度的教育。第二种观点认为,优良家风教育侧重于中小学阶段的教育以及聚焦于大学阶段的教育。第三种观点认为,优良家风教育即家庭教育,是家庭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倾向、道德规范对其家庭成员施加不同程度的影响,使家庭成员形成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活动。第四种观点认为,“家庭政治教育、家庭道德教育、家庭思想教育三者组成了优良家风教育。”①从学术界对优良家风教育整体研究看,目前学术界没有把优良家风教育作为独立概念,而用家庭教育指称优良家风教育。结合前人研究及自身理解,本文认为优良家风教育其实就是一种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即家庭以家训、家规、家约等物质化的家风载体为教育资源,对家庭成员进行家庭政治教育、家庭道德教育、家庭思想教育,从而使家庭成员的思想道德品质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优良家风教育的主要功能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前沿,强调“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经济如何发展,家风对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优良家风教育对培育健全个人品格、构建良好家庭风尚、引领社会良好风气、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一)培育健全的个人品格
科学研究证明,0-7 岁时期是孩子行为品格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孩子正处于家庭之中,还未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父母的言传身教、耳提面命对孩子的品格影响是任何教育机构不可比拟的。正如《颜氏家训》载“教子在幼,教妇初来。”家庭是培养健全人格的摇篮和初始场域,父母及早的对孩子进行优良家风熏陶,对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起着重要作用。
.........................
第二章 优良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
第一节 优良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一、大学生对优良家风学习情况
(一)大学生对优良家风认知情况
1.大学生对优良家风内涵认知总体情况
通过调查大学生对优良家风内涵情况,结果显示,78 人对家风完全不了解,占总数的 17.8%,235 人对家风有一定的了解,占总数的 53.8%,109 人比较了解,占总数的 24.9%,这部分学生对家风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了解不够深入,仅有 15人,对家风非常了解,仅占总数的 3.4% 。
从不同背景学生家风认知情况,具体数据如下:
(1)从人员结构看,男生对家风了解的占 1.53%,比较了解占 25.51%,一般了解占 50.51%,不了解占22.45%。女生对家风了解占 4.98%,比较了解占24.48%,一般了解占 56.43%,不了解占 14.11%。可以看出女生比男生家风内涵认知情况稍好。
(2)从年级看,大一学生对家风了解占 2.44%,比较了解占 28.05%,一般了解54.88%,不了解占14.63%。大二年级比较了解占 19.72%,一般了解占59.15%,不了解占 19.72%。大三年级了解占6.11%,比较了解占 25.19%,一般了解占46.56%,不了解占 22.14%。大四年级比较了解占 22.22%,一般了解占 61.9%,不了解占15.87%。研究生了解占 4.44%,比较了解占 27.78%,一般了解占 53.33%,不了解占 14.44%。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家风的认识普遍停留在一般了解程度上。
(3)从政治面貌看,群众对家风不了解占 27.5%,一般了解占 40.43%,比较了解占 23.4%。团员不了解占 15.82%,一般了解占 53.06%,比较了解占 25.63%。党员不了解占 14.86%,一般了解占 56.76%,比较了解占 22.97%。可以看出,党员和团员了解程度要比群众背景学生高,也说明了党员干部具有模范带头作用。
(4)从专业类型看,理工类对家风不了解占 30.86%,一般了解占 51.08%,比较了解占 15.18%。文史类对家风不了解占 15.23%,一般了解占 54.31%,比较了解占 25.89%。医学类对家风不了解占 24.58%,一般了解占 54.17%,比较了解占 19.89%。体育艺术类对家风不了解占 20.64%,一般了解占 52.38%,比较了解占 26.98%。可以看出,体育艺术类和文史类学生对家风认识程度较高于理工类和医学类。
..........................
第二节 优良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对优良家风认识不足且活动参与性不强
(一)大学生对优良家风的内涵认识不足
优良家风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植于传统家风沃土、以红色家风为底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干的家风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但是,通过调查大学生对家风的认知情况来看,大部分人对家风认识不足。首先,大学生对家风内涵一知半解。被调查对象中仅有17.8%对家风内涵熟知,24.9%的学生对家风内涵具有一定的了解,53.8%的学生对家风内涵认知片面模糊,还有3.4%的人对家风完全没有概念。陶银鹉指出“88%的学生略知家风,7%的学生不清楚家风,仅有5%的学生了解家风。”①可以看出优良家风文化正在被大学生冷落,认知开始边缘化甚至彻底消失。当前西方文化与本民族文化、传统与现代、多元文化与价值多元争相勾勒描绘,在交织辉映的多重矛盾下,影响人们对先辈留下来的东西缺乏正确的认识、判断、选择,导致很少一部分人对家风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大部分人仅仅停留在对优良家风一知半解的认识上,甚至还有相当部分的人完全不了解家风。其次,少部分大学生存在对优良家风的兴趣不够浓厚。从人员结构来看,分别有43.8%的男生和51.87%女生对家风感兴趣,从年级看,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研究生对家风感兴趣分别占,30.12%,42.13%,49%,48.7%,60%,从政治身份看,群众、共青团员、党员对家风感兴趣分别占36.17%,48.65%,50%,从家庭结构看,核心家庭、联合家庭、其他家庭的学生对家风兴趣,分别占48.8%,53.66%,19.5%,可以看出,年级越高,学历越高,具有政治身份,家庭结构完整的学生对家风的兴趣就越高。从总体调查来看,48.3%的学生对家风具有很大兴趣,45.8%的学生对家风具有一定的兴趣,还有5.9%的学生对家风没兴趣。正如李奥运提出:“不少家庭成员对其家庭的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不高,家风传承呈现出日趋淡化的趋势。”①家风伴随家庭出现而发展,具有历史时代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必然存在与时代违和的内容。所以,一些学生就片面认为家风是封建时代的产物,有很多落后内容,对家风兴趣不大。大学生对优良家风具有充分的认识是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但是,从目前情况看大学生仍需努力。
..............................
第三章 优良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索........................................72
第一节 大学生主动增强对家风的认识和实践............................. 72
一、大学生丰富自我对家风的认识...................................72
二、大学生积极参与优良家风教育实践互动..........................................72
第三章 优良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索
第一节 大学生主动增强对家风的认识和实践
一、大学生丰富自我对家风的认识
(一)加强对家风内涵的了解
通过前文调查,大学生对家风的内涵认识模糊,甚至出现边缘化现象。大学生对家风内涵认识不足,很难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家风观念,优良家风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大学生应该正确认识优良家风的内涵,要广泛利用图书馆的馆藏资源、网络媒体去搜集家风,也可以探寻自己家族光荣史,挖掘家族名人事迹等,还可以学习古圣先贤的家风,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新时代广大群众的家风,这样既可以增强大学生家风文化内涵,还可以激发大学生家风传承意识。大学生要做到学的清楚,弄的明白,从而增强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在面对困难及诱惑时,能够坚持正确的价值体系、道德行为、作出正确的判断、寻找正确定位,为创造出更具价值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持续动力和行为指南。
(二)增强对家风内容的认识
时代不断变化要求人们的思想也应与时俱进,尤其是国家未来发展主力军的大学生思想也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新时代下大学生思想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求。家风具有时代性和传承性的特征,一定时期的家风观念受到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反映着封建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思维和价值观念。从封建社会传承下来的家风从当前社会来看,部分存在时代的局限性,很多人开始用不屑的心理偏颇的心态去否定家风。因此,大学生必须加强对家风的理论学习,深入认识家风的内容。如前所述,家风主要包括修身养性之术、齐家兴业之道、经世应务之法三大维度,每个维度下又有丰富内容,如修身养性中的立志、行善、积德等内容,齐家兴业之法中勤劳、节俭等内容、经世应务之法中诚实、守信、公益理念等内容都需要大学生认真的去理解学习。同时,大学生要学会辨别分析家风内容的好坏,如果对家风缺乏有效辨别,就可能陷入到落后家风观念之中。如,“爱国”在封建社会体现着对君主的愚忠的思想,新时代历史方位下,“爱国”思想与封建时代相比内涵更加丰富,方式方法亦有差异。如,“孝”封建社会大多倡导父母绝对权威下的“愚孝”,当前倡导着人格平等下的及时行孝。再如,节俭追求的是不浪费不是吝啬,公益反映量力而行不是倾囊相助。新时代大学生应该弄清楚优良家风的内容,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
一、关于优良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反思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大学生整体对优良家风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是积极的,对家风的认知情况还需进一步提高,对优良家风的价值还需有全面的认识。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必须接受思想锻造,对大学生群体实行优良家风教育,不仅是促进家风传承的重要途径,这也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通过教育,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到优良家风教育不管对大学生的个人价值塑造,家庭美德培养、和谐社会建设,还是推动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开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当前的家风教育还在停滞阶段,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发挥作用。
(一)研究创新
关于家风的学术研究,主要以传统家风文化研究、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风与廉政之风的关系研究为主。近几年,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大学生为切入点,家风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开始起步,笔者追随前人脚步,进一步补充和发展。
(1)在梳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索了家风历史渊源,总结了优良家风的主要内容,提出了优良家风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家风对大学生良好品格塑造、价值观培育、家风传承具有重要作用。
(2)通过对大学生家风认知、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态度、及优良家风教育在大学生群体开展情况进行问卷设计,通过实证分析,分析总结相关数据,探明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根据现阶段家风传承问题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问题,明确各责任主体,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拓展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