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基层社会治理思想政治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3967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政治论文,笔者认为理解王阳明的基层社会治理思想不仅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还要坚持唯物主义的历史辩证法,对其思想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第一章 王阳明基层社会治理思想产生的背景

一、传统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自秦汉以来,中国古代社会确立起以皇权为中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皇权为顶端,自上而下形成完备的官僚行政体系,县一直作为基层行政单位存在。在县以下,国家政权主要依靠儒家的基层社会控制模式进行控制。所谓儒家控制模式,是指在儒家思想指导下,在基层社会实行的教化思想和管理手段,是一种以基层社会的安定有序为最高追求的治理思想。①王阳明作为儒家知识分子,深受儒家文化和传统社会治理模式的影响。在理论层面,他吸收了儒家传统的仁政爱民、礼乐教化、德主刑辅等治理思想。在管理方面,传统的家族宗法、长老权威、乡里组织等乡村治理手段为他进行社会治理提供了借鉴。

(一)“德主刑辅”的教化思想
儒家模式下,国家的主要目的是支持和维护道德、社会和文化秩序,最终达到天下和谐、天下太平。① 儒家理想的实践路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过修己实现安人,将这种道德模式推而广之,让人成其为人,让社会成其为社会。实现基层社会的安定有序,所依赖的主要手段就是教化。《礼记》有言:“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礼、乐、政、刑是儒家的基本教化手段,其中礼乐教化、仁政思想偏重于道德层面,“刑”则是对道德教化的必要补充,如此才能“同民心,出治道”。

1.以道德教化为主要手段
道德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国之所以为国者,德也”③,儒家提倡德治,要求统治者自身德行完备,同时为政以德,仁爱亲民,这样才能“以德服人”,具备统治基础,从而使人民心悦而诚服④。治理社会主要依靠道德教化,提倡“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谦、让”等道德原则,并将道德原则具体化,引导人民自觉遵循国家所倡导的思想和行为规范。

...........................

二、明中叶社会历史背景
思想的变迁,往往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王阳明所处的时代,正是明朝由盛转衰之际,社会历史状况较前代更为复杂,并面临着一些影响社会稳定新的因素。明中叶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内忧外患的局面导致基层百姓负担沉重,社会矛盾尖锐。加上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社会不良风气盛行。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程朱理学,在这一时期由于内容繁琐、知行脱节,难以继续维持统治。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体系,以及他的基层治理思想都是顺应这一时代变化产生的,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明中叶基层社会现实

1.社会矛盾尖锐
明代中后期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社会矛盾凸显。上至皇室下到普通地主,加紧对土地的掠夺。据《明史·食贷志·田制》记载,“洪武初年,天下田土八百四十九万六千顷有奇,弘治十五年存额四百二十二万八千顷有奇,失额四百二十六万八千顷有奇,是宇内额田存者半失者半也”①。国家控制的税田的减少,但分摊到农民头上的赋税并未减少,加上各种杂税、徭役,基层百姓生活苦不堪言。一些农民为了维持生计,只能出逃里甲成为流民。这些流民开垦私田,占山为王,在一定区域形成一股反政府的力量,严重影响了基层社会治安。随着流民数量增多,一些地方还发生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对明王朝的统治构成严重威胁。王阳明后来巡抚的南赣地区,这些社会矛盾尤为突出。

与此同时,边防问题和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危机。明中叶是明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时期,土木堡之变极大挫伤了明朝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明初实行的卫所制度①,在这一时期也开始腐化。军事屯田被官僚、地主大量侵占,军费收入也被贪污。军户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出现了大量出逃的现象,军队的实力每况愈下。北有蒙古族屡屡进犯,东南沿海有倭寇的侵扰,西南地区,众多土司形成割据势力,在区域内争斗不息,甚至与朝廷公开抗衡,明代为平定西南地区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王阳明晚年就曾奉命平定思州、田州的土司叛乱。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局面之下,明代统治者只能通过对基层社会压榨来满足军事上的需要,沉重的赋税、兵役负担,最终还是转嫁到百姓头上,这导致了社会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

第二章 王阳明的基层社会治理思想的理论构成

一、王阳明的基层社会治理思想
(一)王阳明基层社会治理思想的含义

治理的含义是,人们生活的共同体中,为着共同的目的和公共利益,各种不同的权威主体通过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的各种活动,从而最大限度的促进公共利益。由此可以看出“治理”具备的三个要素,其一是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其二是对社会活动的规范作用,其三是治理目的的公共性。所谓基层治理,就是这样一种多主体参与的治理活动,在社会最基层的运作,其本质是国家权力向基层延伸并为社会订立规则的过程。

王阳明的治理思想与当代治理理论固然有着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治理理论的框架下对其进行研究,某种程度上,他的治理思想与当代意义上的治理有一定相似之处,并带有中国古代特有的治理智慧。本文将王阳明的基层社会治理思想定义为:在明中叶基层社会面临失范的情况下,为了使百姓安居乐业进而建立起理想的人间秩序,王阳明整合各种社会力量,为基层社会提供一套秩序规范,并使社会在这一秩序下实现自我管理的治理过程。其主要特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社会秩序的确立,即在偏远落后的地区或出现社会动乱的地区,恢复社会治安,重建社会伦理规范,确立儒家伦理规范的权威性。二是通过多主体参与,建立起基层社会行为规范,将国家倡导的伦理原则贯穿其中,引导基层社会自发遵循和维护这一秩序。

......................


二、基层社会治理的终极目标
(一)王阳明的社会理想

王阳明的一生是为心中理想不懈奋斗的一生,少年时期他提出做圣贤的人生理想,在这一理想指引下,他以道自任不懈探索,逐步建立起心学思想体系,实现圣人立德、立言之功业。王阳明的社会理想系统阐释于他的晚年,可以说正是他的社会理想敦促着他屡建事功,也可以说是他丰富的实践探索充实完善了他的社会思想。王阳明的“万物一体”思想既是一种哲学观念,也是一种社会理论,在论述万物一体论的同时,他抒发了自己对“三代之治”的向往,为我们描绘了理想社会的蓝图。

1.理论基础:心学的万物一体思想

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思想是儒家的一个重要观点,早期儒家通过论述天与人、物与我、人与我之间关系,明确人的自我价值,并主张顺应天道,天人合一。到宋代,程颢明确提出“万物一体”这一概念,认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已也”①。王阳明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结合其心学思想和致良知的学问,将万物一体理论进一步阐发。

首先,他认为人与人的良知之心本质上是相同的,应该恢复“心体之同然”。阳明心学思想的基础是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在他看来,天理和良知自在人心中,是人们所固有的,因此人们见到小孩子掉进水井,自然而然会产生怵惕恻隐之心,想要施以援助,这是由于“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②。人的善恶是非之心,不需要通过思考就能知道,也不需要刻意学习就自然具备,这就是所谓的“良知”。这样的良知之心不论是圣人还是愚人,从古至今都是一样的。既然“无间于圣愚”为何在现实中还是会有圣人和凡人的区分呢?阳明接着分析,圣人的心是和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没有远近内外的区别,而天下人的心,起初也和圣人的心没有区别,只是后来被私心和物欲所遮蔽了,本质上人和人的心是相同的。因此应该用“万物一体”的仁心教化天下,教导天下之人“克其私,去其蔽,以复其心体之同然”③,从而实现像“三代”那样的理想社会。
..........................

第三章 王阳明基层社会治理思想的实践维度 ............. 37
一、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控制 ............................... 37

(一)“十家牌法”与乡里制度的结合 .................. 37

(二)移驿设县,重建行政区划 ................................ 39

第四章 王阳明基层社会治理思想的当代价值探析 ....................... 49
一、王阳明基层社会治理思想的评述 ................. 49

(一)王阳明基层社会治理思想的历史贡献 ..................... 49

(二)王阳明基层社会治理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 50

第四章 王阳明基层社会治理思想的当代价值探析

一、王阳明基层社会治理思想的评述
研究王阳明基层社会治理思想的当代启示,离不开对其思想的整体把握。因此,本节尝试对王阳明的思想做出评述,以求全面地认识其贡献与不足,探索其与当今社会的连接点,从而更好地吸收其思想中的合理部分,指导当今的社会实践。

(一)王阳明基层社会治理思想的历史贡献

王阳明一生以文治武功著称于世,堪称儒家士大夫中的典范。他所建立的心学思想体系,在封建社会后期独树一帜。他的基层治理思想在一定时期内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不仅在理论方面成就极深,还注重知行合一的实践探索,治理基层,屡建奇功,切实做到了“立德、立言、立功”真三不朽。

王阳明是心学集大成者,对宋明理学发展做出重要贡献。针对程朱理学面临的理论困境与现实问题,他提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思想,对程朱理学的流弊做出必要的补充和发展①。程朱理学认为“理”是天地万物和人类社会运行的根本法则,万物各有一理,主张通过格物致知,向外求理。在治理层面,理学家们以天理为中心建立起一套规范,主张用外在的规范、制度来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然而格物致知的求理方法在理论上一直面临着困境,即向外格物是否能寻得天理(少年时期王阳明就曾经历过这样的疑惑,在“格竹”失败后,他逐渐对程朱理学产生怀疑),以及寻得天理后又能否付诸实践等问题。
........................

结语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