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涵及特征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涵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涵
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时间上和空间上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环境的系统认识是利用和改造环境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把握环境的前提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充分利用有利环境、改造不利环境。所以,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认知与把握,有利于人们充分的利用与改造环境。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概念的界定,理论界并未形成统一的意见,不同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对其进行定义,并以著作和文献资料的形式保留了下来。主要有:陈秉公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一书中,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定义为:“指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环绕在受教育对象周围并对其产生影响的客观现实”。简言之,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教育对象产生影响的一切因素的集合,对它的定义是以教育对象作为中心点,以是否对教育对象产生影响作为衡量标准进行区分;李辉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这种概念的界定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点,以是对其产生影响作为标准进行区分;陆庆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他将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同时作为中心点,凡是对这两个中心点产生影响的环境都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这些著作从中心点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进行了定义,并逐渐被人们认可和运用。在这些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不同的学者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概念的界定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罗洪铁、王丽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教育工作者从教育目的出发,对现存的条件进行加工和改造所形成的对人们产生积极影响的环境,是有意识的改造不利环境、消除负面影响的过程”;岳金霞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进行定义,从广义上说,凡是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外部因素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范畴;从狭义上讲,是指是影响人的思想品德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活动的一切外部客观存在,将环境的划分仅仅局限于客观的物质世界层面。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容
(一)社会环境的内容
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范围来划分,可以将其划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和微观是人们研究事物的两种不同的角度,将其运用到环境系统中,就形成了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种不同性质的环境类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系统中,宏观环境主要指社会环境,包括社会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在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文化则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并受到经济和政治发展水平的制约。经济、政治和文化在社会运行过程中,形成的三种环境之间也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1.经济环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济环境是指环绕并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因素的总和,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生活条件。“社会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总和,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由此产生的各种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以及由以上两个方面所决定的产品的分配形式”;经济生活条件是人们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维持人们生存发展需要的物质条件。经济环境作为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基础性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扩展和改革开放的实施,我国的经济结构、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经济层面的改变共同构成了我国新的社会经济环境。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逐渐取代计划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运行方式存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施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这种新的经济制度和分配方式适合于当下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现状,有利于缩小不同阶级、行业、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为我国向共产主义社会迈进创造条件。教育作为政治上层建筑,国家的教育政策、教育方针的制定以及实施都要受到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旨在培养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意识,它的开展以及目标的实现同样要受到经济环境的制约,并形成了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存在的问题及消极影响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环境存在的问题
马克思指出:“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上,在生存的社会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发展的关键期、矛盾的凸显期,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样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和高素质、高能力人才的培养。社会环境有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之分,在此主要分析社会宏观环境的变化产生的问题以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即社会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消极影响。
1.市场经济引发的思想问题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引起了高校的教育条件和教育环境的变化,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和教育计划的落实。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取代了计划经济,并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新的经济体制为人们带来了新的思想,竞争意识、民主法制观念、平等观念等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并接受,对拓展人们的视野、更新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发展教育事业起着推动作用。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负面影响,并引发了一系列的思想问题。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问题的消极影响
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和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环境功能的发挥,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消极影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由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共同完成的一项实践活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既是社会要求的代表者,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他们担负着把社会要求输送给教育对象、引导教育对象逐步将这些社会要求内化为自身的思想品德、道德素质的责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威力。在张耀灿、陈万柏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一书中,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归结为思想、政治、品德、知识、能力、心理等各方面的基本条件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的培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环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教育者思想、能力等素质的养成。
不同于其他的生产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以教育者的个性品质、综合素质为劳动工具,去影响和感染教育对象,从而使教育对象的思想和行为发生变化。教育者的思想素质包括思想观念、思想方法、思想作风等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环境就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为教育者素质的养成创造了基本的空间环境;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者的思想素质水平与社会发展要求并不完全同步。例如,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育者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往往忽视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目标的制定、教育手段、方式的选择全部都是由教育者所决定,这与新环境条件下的教育者的民主思想作风相违背。
..............................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原则及措施 ..................... 29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原则 ................... 29
(一)大众化原则 ..................... 29
(二)渗透性原则 ...................... 30
(三)层次性原则 ................. 30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原则及措施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是一个“化”环境的持续动态过程,是利用有利环境、变革不利环境,使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手段的过程。它的优化以是否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为衡量标尺,检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否为最优,是否需要进一步优化。对环境优化问题的研究是建立在什么才是环境优化的概念认知的基础之上,王文选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是“指充分选择、利用和创造适合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一切优美环境,避免和改造不适合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一切不良环境,并对各种环境积极因素进行系统整合,形成合力,以最大限度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一系列实践活动的总称”。简言之就是利用有利环境、变革不利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系统中各部分的效用,达到部分之和大于整体效果的实践活动的总称。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同其他实践活动一样,都是以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为前提,然后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重新排列、整合构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各要素,将现存的各部分环境要素转变成符合学校教育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不是任意的、无序的,需要在一定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原则规定了环境优化的方向和方式,在遵守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的环境优化,更容易把握环境的本质规律和特征,以又快又好的方式达到环境优化的目的。根据目前社会环境变化的总体态势,总结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原则有:大众化原则、渗透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
...........................
结论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