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视角下农村小学生课后服务的调查研究--以山东省C校为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0427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国家推行课后服务政策
小学生课后服务这个问题最早是由于国家实行素质教育,缩短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而产生的。教育部办公厅于 2017 年 2 月印发《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厅〔2017〕2 号)(以下简称教育部《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小学校课后服务主渠道作用。”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 年)》也提出要“着力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支持中小学校普遍开展课后服务工作。”②这是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也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
(二)学校需要发展和升级
《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提出了更加注重以德为先、全面发展、面向人人、终身学习、因材施教、知行合一、融合发展、共建共享等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③教育现代化需要学校现代化,学校从教育管理观念、制度到教育内容、方式等都需要升级。课后服务连接了密切相关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利益,是重要的升级点。课后服务可以帮助学校不断发展自身教育认知和能力,在管理中充分与社会互动,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给家长更好的服务、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促进学校现代化。
(三)家长需要专业的课后服务

很多现实因素限制了家长满足学生安全和发展的需求。在时间上,小学生放学时间(一般在 4 点左右)和家长下班时间(一般在 5 点后)之间的时间差使按时接孩子放学成了很多家长的难题;在家庭结构上,单亲、离异家庭和二胎家庭增多,隔代抚育普遍;在能力上,

教育的快速发展让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感到无所适从和无助;在期望上,社会竞争和压力的增大使家长对孩子产生了高期望下的教育焦虑,不断寻求更好的教育资源。这些都促使家长需要专业的课后服务帮助其完成职责。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我国小学生课后服务需求巨大,很多学校都把课后服务作为日常管理的工作内容,是学校管理不可避免的话题。课后服务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其中课程是课后服务的关键,因而学校组织各种资源保障课程的正常开展是学校教育和管理水平的一个表现。笔者希望通过对一个学校的课后服务情况进行深入研究,一方面可以了解其经验,为其他学校提供借鉴,另一方面也可以发现课后服务中的不足之处,对课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类和分析,为其日后更好地发展提供指导和可行性建议。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目前国内关于小学生课后服务的研究已经有了初步成果,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小学生课后服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学理上的探讨,有实践上的经验总结,有对问题的观察反思,也有通过数据上的分析提出建议。但是当前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还有很多地方可供深入发掘。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丰富发展我国关于小学生课后服务的相关研究理论,改进社会对小学生课后服务的观念,升华对教育公平的理解,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学校实施提供参考。
2.实践意义
国外小学生课后服务发展较早,在政策、法律、资金、监管、师资、课程等方面能为我国的小学生课后服务提供经验。国情的不同和我国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学校课后服务要结合自身情况做适合当地特色的研究。最早为解决城市家长不能按时接孩子放学而产生的课后服务在农村承担了更多的教育责任。小学阶段的学生对课后服务需求大,农村教育资源缺乏和教育市场发展不充分使得教育能力较弱的家长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学校这一仅有的外部教育力量上。农村学校在巨大需求和有限资源的双重压力下,迫切需要找到适合本校的课后服务发展模式。希望本文可以加强与小学生课后服务相关的研究,发现当前小学生课后服务中的不足,对课后服务中的实际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思路,改进学校课后服务实践;构建以儿童为中心的小学生课后服务体系;通过课后服务健康发展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

第二章 C 校课后服务的调查分析

一、C 校课后服务基本情况介绍
(一)C 校基本情况
C 校是山东省一所普通的乡镇中心小学,2016 年 2 月由该乡镇的六所小学合并而成。该校共有在编教师 67 位,实习教师 17 位,一年级到六年级在校生约 1300 名。该校总占地面积约 13 万平方米,包括一幢建筑面积为 5321 平方米的四层教学楼、一个食堂、一幢已建成但尚未交付使用的建筑面积为 6291 平方米的四层综合楼、足球场、操场以及种植区等。该校有 8 辆校车,每天早晚接送学生各两趟。
(二)C 校课后服务发展阶段
C 校的课后服务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4 年 3 月至 2016 年 2 月撤点并校。该校为满足一些家长不能及时接孩子放学的需求,对两个班大约 80 个学生进行辅导。启动资金由妇联和关工委等几个部门提供;参与教师大多是离校比较近或者已退休的教师;教师补贴为每节课 20 元;时间是每天放学后的一个小时;内容以作业辅导为主,以心理咨询、手工艺制作、亲情陪护等为辅。
第二阶段,2016 年 2 月至 2017 年 2 月教育部《意见》发布。学校规模增大并配备了校车,家长不能及时接孩子放学的问题得到了缓解,但是辅导子女作业仍然是很多家长的难题。学校通过摸底和征询家长意见后,以家长接送的学生自愿报名、坐校车的学生统一参加为原则确定课后服务对象。除了少数特殊情况学生外,大多数学生都参加了课后服务;时间为下午 4 点半放学以后一小时;内容包括作业辅导、书法、心理咨询、手工艺制作、亲情陪护等大约 17 项课程;参与教师除了本校教师,还聘请了社会人员。
第三阶段,2017 年 2 月至今。该校课后服务情况基本沿袭第二阶段,本校教师参与率为 90%,学生参与率约为 75%。随着课后服务的实施,一些新矛盾逐渐显现,尤其是资源缺乏的问题比较突出,学校感觉后继乏力,参与积极性降低。学校现在的努力方向在课后服务管理、课程内容和方式方法等方面,目标是使课后服务更科学全面,效果更好。
从整体上说,C 校作为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在免费开展课后服务中面临着留守儿童、资源短缺、撤点并校副作用等问题,基本能反映一些农村学校的事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

二、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一)调查目的
自从教育部《意见》发布以来,全国各地学校都在探索适合自身的课后服务。由于各地学校情况不同,尤其城乡差异比较大,农村学校面临更大的困难;相对于中学生来说,小学生对课后服务的需求更大,所以笔者选择教育部《意见》发布后农村小学的课后服务作为研究方向。
本次调查的 C 校新建校舍,师生人数多,有校车,是农村学校的一个典型代表,其课后服务情况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相当数量的农村小学。笔者希望通过对该校课后服务的调查,总结其经验,通过分析收集到的资料,发现课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为改进该校课后服务提出建议,为农村小学生课后服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查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1.问卷
(1)问卷设计
为了保证问卷的科学性,使问卷能更全面真实地反映该校课后服务情况,笔者深入市教育局、关工委等相关单位和该校了解课后服务的基本情况,认真研究与课后服务相关的学位论文中的调查问卷,在征求导师和该校教师的意见后制作初稿,发放试问卷后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对问卷进行修改,最终定稿。
问卷初稿设计了定位、资金、课程、师资、评价等五大维度,分为学生问卷和家长问卷。问卷初稿完成后发放给 2 年级某班学生和家长作答。在学生做问卷的过程中记录学生反馈,回收学生问卷和家长问卷并分析问卷结果。通过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梳理发现四个问题:第一,家长问卷中基本信息部分中的婚姻状况、教育花费内容、教育制约等问题得出的数据差别很小。第二,需求维度部分的内容占比过大,家长问卷中的参加原因、对课后服务和引入社会资源关心方面等问题的选项与其他题目有重叠;学生问卷中的喜欢的教师、课后服务的场地、上课伙伴等问题数据分析价值不大。第三,关于该校课后服务的实施现状的内容不足。第四,2 年级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识字水平有限,不能很好地理解问卷中的一些问题。笔者向导师反馈问卷分析结果后,针对这些问题商讨修改方案。首先,删除家长问卷基本情况中关于家长的婚姻状况、教育花费内容、教育制约等问题;其次,删除家长问卷中关于希望课后服务时长、提供的支持、引入社会资源、管理方等问题,把参加课后服务原因和需求内化到定位的维度之下;再次,制作教师问卷,保留家长问卷和学生问卷中关于定位、内容、结果的几个问题,增加关于培训、课程形式、师生比、影响因素等问题;最后,降低学生问卷难度,只保留核心问题。
...............................

第三章 C 校课后服务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7
一、C 校课后服务定位偏差 ............................... 37
(一)学校对课后服务定位不明确 ......................... 37
(二)家长对课后服务定位差异大 .............................. 37
(三)家委会对课后服务定位保守 ............................... 39
第四章 改善 C 校课后服务的建议和对策 ......................................... 45
一、对课后服务正确定位 ................................. 45
(一)增强课后服务的教育意识 ............................. 45
(二)树立课后服务的独立意识 ........................ 45

第四章 改善 C 校课后服务的建议和对策

一、对课后服务正确定位
(一)增强课后服务的教育意识
课后服务是服务性和教育性的统一体,但是学校的课后服务应该侧重于教育性。学校课后服务的顺利实施和健康发展离不开家长和家委会的积极配合和支持。学校管理者应该通过培训、家长会等方式帮助教师、家长树立为学生全面长期发展的统一意识,在课后服务中体现教育者的工匠精神和职业操守,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非仅仅成绩的提高。学校要正确看待课后服务,树立课后服务的教育意识,家校形成教育合力。
(二)树立课后服务的独立意识
课后服务的目的、师资、课程内容、方式方法、评价等都与日常教学不同,不是日常教学的延伸,自身具有独立性。学校管理应尊重并利用这种独立性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笔者认为农村小学生课后服务应该定位为学校为了学生全面长期发展组织社会资源提供的独立于义务教育之外的教育性服务。
课后服务的定义、作用、目的、在学校中的地位以及学校和家长的权责划分、教师利益保障等问题的顺利解决都是要以学校对课后服务的定位为基础的。只有学校、家长和社会形成对课后服务的较为统一的意识,才能共同推进课后服务发展。虽然现在校内课后服务给学校带来的困难和压力大于受益,虽然教育的长效性决定了课后服务在学生身上的效果可能要到中学、大学甚至一生才能看到,虽然课后服务需要学校走出舒适区与社会相接,但是提高学生素质是学校的职责,课后服务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只要课后服务对学生有益,学校就应该把它当成本职工作认真做。
.......................................

结语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