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清朝旧军的兵役制度
兵役制度是一个国家统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伴随着国家、军队的形成而出现。并跟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人口等状况的发展以及战争的需要而不断变化。对我国几千年的兵役制度进行梳理,我们便不难发现其演变的轨迹。在奴隶社会时期,战争的规模往往不大,再加上当时的生产力低下,人口稀少,因此一遇战争不可能动员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支援,故这一时期实行的是“兵农合一”的制度。进入封建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人口也越来越多,特别是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奴隶社会那种“兵农合一”的制度已经不能适应这一新情况,制定一个适宜的兵役制度逐渐成为了这一时期的迫切需要。故我国封建社会的兵役制度也由秦汉时期的征兵制到三国时代的世兵制,北魏隋唐时的府兵制,唐中后期、宋的募兵制,元代的部落兵制,明的卫所军制。这是清朝之前我国古代历朝所实行的兵役制度的变化情况。当然,清朝的兵役制度也并非一成不变的。
清朝兵制按其发展变化的情况,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清朝建国到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前夕,这一时期主要为清朝的经制兵——八旗、绿营时代。清朝倚仗八旗兵得以定鼎中原,入关之后又接收了汉人军队,建立了绿营制度。之后,绿营同八旗兵一起共同成为了清朝所倚靠的主要军事力量,对维护清朝的统治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八旗、绿营逐渐衰退起来,军队腐化、战斗力日益下降。特别是当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之时,素为清政府所倚重的经制之师——八旗、绿营兵根本无力对抗,迫于无奈清政府不得不对兵制进行变革。故清朝兵制进入到了第二个阶段:从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到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为止,为勇营时代。这一时期,以湘淮军的兴起为重要标志。八旗、绿营在太平军的冲击下节节败退,渍不成军,清王朝的统治陷入了炭炭可危的境地,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曾国藩组建了湘军,李鸿章的淮军也继湘军之后不久创办,随后,湘、淮军便逐渐的取代了绿营的重要地位,但这一时期,清政府仍然保留了八旗、绿营、练军、防军。第三阶段:1895年中曰甲午战争失败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止,这一吋期为编练新军阶段。.........
............
第二章清末新军的兵役制度
兵役制度是军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兵役制度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常备兵员的更替以及后备兵员的储备是否能够得到保障,关系到国家军事实力的强弱,关系到国防是否巩固,甚至足以影响国家的兴亡。因此,古今中外各国各朝都十分重视兵役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清末统治者也认识到了兵役制度的重要作用,故于甲午战后,决心采用西法编练一支全新的中国军队。新军兵役制度基本上摒弃了以前旧的兵役制度,在征兵制度、优抚制度以及退伍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创新。
一、征兵制度
中日甲午战争,“日本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翦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京戒严,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覆我海军”?,如此“深耻大辱”对中国来说可谓“创巨痛深”,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和败于小国日本的耻辱感,一起向中国袭来,这深深刺痛了中国的一些官员。于是“中外臣工”纷纷议论,分析战败原因并探索救国的方法。其中要求建立一支新式的武装力量成为了各派共同的呼声,下面列举几位军事重臣要求编练新军的主张试作论述: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闰五月胡谲棻奏称“此次东征,兵非不多,而一无足恃,则非兵之不任战,实由统将太多,每遇战事,往往心志不齐,互相掣肘”?。除此之外,甲午战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旧军积习太多,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承平之日,统兵大将多骄奢淫佚。军需如故,勇额日缺;上浮幵,下折扣,百弊丛生。士兵的口粮尚不能维持自己的生计,故大多不肯效命疆场,以致一遇战事纷纷渍退。第二、泰西统兵的将领都出身于专门的武备学校,受过较高的教育,而中国事先对于统兵的官员不进行培植,闻有招募,各营员皆以投机钻营以谋取私利为能事,不讲求用兵谋略的学习,统兵之官多不知战,以致所教之兵也不知战事。第三、西方讲求武备各国,遇有新发明的枪炮制造出来,如果试用效果较好,即通伤各营,一律改用。...................
......................
第三章清末新军兵役制度的历史地位及影响................51
一、对旧有兵役制度的继承与超越................................51
二、与西方接轨——对西方兵役制度的借鉴................52
对后世兵役制度的影响....................................................54
结束语
尽管这一时期清末新军制定出了一套近代化的征召、退伍制度,对征兵的条件进行了规定,服役期限也有所限制、新军的政治、经济待遇也有了较大的提高,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整个军队的素质,调动了士兵入伍的积极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同时也解决了军队建设的兵员来源问题。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清末新军的征召以及退伍制度并没有得到较好的执行,特别是新军的退伍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更是问题重重。
通过对清末新军兵役制度的探讨,我们认为新军兵役制度的产生,是中国在近代化的历史条件下兵制变革的必然结果,在我国军制近代化的过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不可否认,新军的征兵、退伍制度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如两者在执行的过程中问题重重,特别是对退伍军人的安置工作仍然存在着很多的缺陷。但总的来说,这一时期已经将征召、退伍纳入制度化的范畴,并且在入伍和退伍方面的有关规定也已经具备了近代征兵制的基本特征,可以说它幵启了中国军队近代化的先河,因而在我国军制近代化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也为后世兵役制度的制定留下了诸多的启迪和借鉴。
清朝末年新军兵役安置问题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清末,新式陆军,征兵制度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