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阿格妮丝·赫勒(Agnes Heller),1929年5月12日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当代著名哲学家,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布达佩斯学派的核心成员,曾为卢卡奇的学生。
赫勒的理论探索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马克思主义的复兴”为口号的东欧。在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研究过程中,赫勒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涉及人类学、历史哲学、政治哲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赫勒本人曾经把自己关于本能、情感、需要、道德、人格、历史六个方面的研究统称为“社会人类学”,其中,关于人的本质、基本需要、日常生活、历史问题和现代性问题是赫勒最主要的研究主题。赫勒的著述颇丰,已发表40余部著作,主要有《日常生活》、《马克思的需要理论》、《激进哲学》、《人的本能》、《情感理论》、《历史理论》、《对需要的专政》、《超越正义》、《道德哲学》、《碎片写成的历史哲学》、《现代性是什么》、《现代性理论》、《审美哲学》等,在赫勒的诸多著作中都能看到马克思对她的影响,例如,受马克思早期思想的影响,特别是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及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三部著作中关于人的本质、异化、需要、实践等理论的影响,赫勒提出了“日常生活革命论”、“人类需要论”、“激进哲学”等重要理论。值得一提的是,赫勒从马克思关于需要和价值的理论出发创立的“人类需要论”获1981年联邦德国的莱辛奖。除此之外,赫勒还荣获了1995年的阿伦特奖、2007年的捷尔吉奖、2010年的歌德奖章等等。
赫勒的思想最早被引入中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但是直到21世纪初期,对她思想的研究在国内才逐渐热起来,研究性著作也才逐渐增多,主要包括对赫勒的日常生活理论、历史哲学理论、审美现代性等方面的研究,在这些研究中我们能看到马克思的思想对她的影响,以及她的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但是,从现有的研究分析来看,尚没有对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系统的研究。因此,在深入理解赫勒的著作中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解读的基础上,本论文选取了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研究主题。
马克思主义博士论文怎么写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赫勒思想最早进入中国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题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与东欧的未来》的访谈公开发表于 1980 年第 8 期的《国外社会科学》,该文是她接受访问时的谈话记录,刊登的内容只摘引了访谈中涉及伦理学的部分,然而,该文的公开发表并没有激起国内研究赫勒的热情。[1]1990 年第 1 期的《哲学译丛》刊登了赫勒的《卢卡奇的晚期哲学》,作为学生的赫勒,在此文中对导师卢卡奇的哲学思想进行了总结。[2]同年第 2 期的《国外社会科学》刊登了赫勒的《日常生活是否受到危害?》,该文对她的日常生活理论进行了凝练与总结。[3]对这两篇论文的翻译,表明国内对赫勒的研究进入到哲学层面。对于赫勒的著作,1988年赫勒的《人的本能》中文版的出版并未产生较大影响。直到 1990 年,赫勒的《日常生活》中文版在重庆出版社出版,这是第一部在国内出版并具有较大影响的译著。进入 21 世纪之后,对赫勒的思想研究在国内才逐渐热起来,赫勒的多部著作被翻译出版,赫勒著作的翻译出版工作在 21 世纪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赫勒的《现代性理论》于 2005 年商务印书馆出版,2010 年黑龙江大学出版社再版了赫勒的《日常生活》。之后的几年,黑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译丛》系列译著,其中有关赫勒的译著有《激进哲学》(赵司空、孙建茵译,2011)、《超越正义》(文长春译,2011)、《后现代政治状况》(王海洋译,2011)、《现代性能幸存吗?》(王秀敏译,2012)、《历史理论》(李西祥译,2015)、《碎片化的历史哲学》(赵海峰等译)等等。受益于中文译著的陆续出版,助推了对赫勒思想的研究。对其理论研究的丰富性得益于国内学界的重视与关注。
对于赫勒人道主义批判理论的研究主要包含于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中,如 2002 年黄继峰的《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在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书中指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是一股以‘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自我标榜并对现实社会主义持批判和否定态度的思潮。”[1]此书中涉及了赫勒和布达佩斯学派的思想。2005 年衣俊卿著的《人道主义批判理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述评》是第一部系统论述包括赫勒在内的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著作。这部著作中主要论述赫勒的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批判思想),包括两个领域:一是赫勒的激进需要与激进哲学,二是赫勒的日常生活理论。书中认为,赫勒要实现现存社会的人道化和民主化,需要宏观层面的激进民主制和微观层面的日常生活人道化。[2]该著作出版后,标志着国内的赫勒思想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该著作为国内学者研究赫勒的思想提供了指引。总结国内对赫勒思想的研究,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赫勒日常生活理论的研究
赫勒的日常生活理论主要体现于《日常生活》这部著作中,国内对该理论的研究始于衣俊卿 1990 年翻译出版的《日常生活》,这为国内学者进行赫勒日常生活理论研究做了奠基性的工作。此外,衣俊卿借鉴赫勒的日常生活理论并结合中国日常生活的现状,于 1994 年出版了《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著作中对传统日常生活结构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构建中国的日常生活理论范式和日常生活批判与重建的实践模式。该著作的出版也使人们更加关注对赫勒日常生活的研究。陈学明于 1998 年主编了《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品:列斐伏尔、赫勒论日常生活》,著作中的下篇分别从日常生活的特性、范围、内在结构以及日常生活人道化的实现途径论述赫勒的日常生活理论,作者认为赫勒主要围绕两个基本问题对日常生活进行研究,即“一是揭示当代世界的日常生活结构;二是探寻使现存日常生活人道化的可能性。”[1]该著作指出列斐伏尔和赫勒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进入 21 世纪,我国学者对赫勒日常生活的研究热情增加,成果也相对丰富,如 2011 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个性化的日常生活如何可能——赫勒日常生活理论研究》(李霞著)是专门研究赫勒日常生活理论的著作,作者主要从理论渊源、日常生活的生存模式、个性化的日常生活以及对赫勒与列斐伏尔、许茨的日常生活的比较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赫勒日常生活理论的当代价值。[2]除了著作以外,还有一些以赫勒日常生活理论为研究对象的论文及期刊论文,其中包括 2003 年复旦大学许大平的博士论文《日常生活批判及其当代意义》,论文用一章的篇幅对赫勒自在的日常生活领域进行了分析与批判,重点论述赫勒日常生活的范畴界定、日常生活的特性、日常生活领域与非日常生活领域的关系,以及日常生活的异化等问题。[3]2011 年复旦大学帅倩的博士论文《赫勒日常生活批判研究》,该论文对赫勒的《日常生活》一书做出解读并考察了其文本结构,并提出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一般进路以及与马克思思想传统的关系。
............................
第2章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与思想渊源
2.1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1.1 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兴起
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国际性思潮,是20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主题。西方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者发现并促使其成为一种研究思潮,但是这一思潮不仅在西欧、北美以及其他地区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且在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都有其代表学派和代表人物,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建树本身已经构成了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正是在东西方新马克思主义者的共同努力下,才使得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成为一股名副其实的国际性思潮。
这一国际性思潮的兴起,与当时的国际形势是密不可分的。对于欧洲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具有重要意义。资本主义的乐观世界前景和建立一个理性世界的乐观前景都被破灭了。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推动下,无产阶级革命在欧洲一些国家相继爆发。比如1918年1月27日,在俄国布尔什维克的带领下,芬兰布尔什维克发动起义;1919年4月13日,慕尼黑工人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动起义,建立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1919年3月21日,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宣布成立。然而不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受到了资产阶级军队的镇压。这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在酝酿,一些思想家开始有自己的想法,这期间有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等,卢卡奇在反思革命失败的原因后,认为要取得革命成功,就必须要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不是将经济学而是将哲学作为马克思著作的重点,要弘扬人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发挥主体在历史中的作用。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于1923年出版,标志着将人置于马克思主义中心地位的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形成。1932年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公开发表,引起了各种思潮的极大兴趣,其中人们主要关心的是人道主义问题和异化问题这两大方面。这部著作的公开发表使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问题的研究公开化和深化。另外,1931年法兰克福学派成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欧洲,已经形成了早期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家们对人性和个体生存状态的反思。
.......................................
2.2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家最先接触的是马克思青年时期的著作,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他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在这三部著作中,除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十九世纪80年代马克思生前发表的,另外两部都是在马克思去世之后出版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分别于1924年和1932年公开发表。这两部著作的发表正值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人类的生存问题自然而然的引起了一些思想家的关注,他们试图从人性方面分析战争的根源,追求世界的人性化和人道化。这期间有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等,而这时《德意志意识形态》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公开问世使社会上的各种思潮对马克思的著作都十分关心,特别是关心著作中的人道主义问题和异化问题。
当时苏联设立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研究院”,卢卡奇曾在这个研究院工作,特别是对整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工作,卢卡奇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为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就已经注意到了马克思思想中有一个异化或者物化的理论阶段,但这是在他研读《资本论》的过程中发现的。当梁赞诺夫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交给卢卡奇时,他十分兴奋,因为这部著作中的马克思的一些观点与他是不谋而合的。作为卢卡奇的得意门生,赫勒首先接触的俄文版的马克思的这些著作,她的思想既受到导师卢卡奇的影响,也受到了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影响,同时也能发现西方其他研究人道主义的思想家的影响。
2.2.1 马克思的现实批判向度与人的自由个性发展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赫勒人道主义思想的发源地是马克思的哲学革命,马克思对过去所有形而上学的批判使哲学研究转向为现实世界,并且不仅是解释现实世界,更重要是改变现实世界。19 世纪初,马克思对人类的生存危机作出了预见,他的“实践批判”是对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的批判。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这里的“社会生活”也包括日常生活。生活与实践都是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
首先,马克思的实践批判原则提供了哲学研究新的向度。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把自己的学说称为“彻底的自然主义或人道主义”,并且他认为自己的学说“既不同于唯心主义,也不同于唯物主义,同时又是把这二者结合起来的真理。”[2]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对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他把他的唯物主义称为“新唯物主义”,并且指出“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3]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将它的唯物主义称为“实践唯物主义”并认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4]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用“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来指代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因此,马克思的哲学是关于现实的人的实践哲学。马克思的实践观强调人的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日常生活在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中处于本体论的地位,将哲学研究的视域投向了人类最原初的领域,即日常生活世界。
............................
第 3 章 赫勒人道化的日常生活理论——基于马克思的生活实践思想 ......... 61
3.1 赫勒对日常生活的界定 .................................. 61
3.1.1 日常生活是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 ..................... 62
3.1.2 日常生活主体类型:特性与个性 ....................... 65
第 4 章 赫勒人道化的需要理论——基于马克思的需要理论 ......... 99
4.1 赫勒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解读 ............................. 99
4.1.1 对马克思的需要概念的理解 .......................... 100
4.1.2 对马克思关于需要的异化问题的阐释 .................. 107
第5 章 赫勒人道化的价值理想——基于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 .......... 141
5.1 哲学与激进哲学 ........................................ 141
5.1.1 对哲学的接受与需要 ................................ 142
5.1.2 哲学的理想与真实的价值 ............................ 151
第 6 章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评析
6.1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合理性
6.1.1 从微观视角反思人的日常生活,为人的自我解放提供了可行的切入点
布达佩斯学派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建构的永恒主题是人的个体解放和全面的人类关系的建立。赫勒从微观视域向我们展示了未来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的景观。
一、探索从微观层面实现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思想
赫勒从微观视角出发对人的日常生活进行反思,批判资本主义逻辑下的人的生存困境,为人们提供一种反思的理论和批判的武器,以高度的人道主义精神寻找人的自我解放的微观之路。
为了探索从微观层面进行革命去实现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的思想,在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建构中独辟新径,赫勒重新阐释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提出日常生活的革命,她认为只有人本身的变革才能实现人类的真正解放,要实现人的变革,就要在微观层面上进行日常生活的人道化和人的需要的人道化。实现这种人道化需要进行总体的革命,而总体的革命的主体就是能够实现个体自由的共同体。
要建立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中所设想的社会关系和人的关系,就必须激发出人的自由自觉的个性,创造自由自觉的个性发展的空间,赫勒认为这个开端应该是日常生活的人道化变革。作为日常生活的中心,家庭是日常生活变革的主要承载者,未来家庭模式是要对传统习俗和价值取向进行否定,具有革命性的共同体,即公社(一种新的家庭类型)。
赫勒认为家庭是日常生活的组织中心,因为家庭孕育了新的一代,并教育他们,让他们参与日常生活的各种活动,因此,日常生活活动的基础就是家庭,家庭教育对日常生活活动的转变产生重要影响。赫勒指出,在马克思看来家庭关系是十分重要的,他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写到:“从这种关系就可以判断人的整个文化教养程度。从这种关系的性质就可以看出,人在何种程度上对自己来说成为并把自身理解为类存在物、人。”[1]但是,马克思主义没有将家庭作为单独的社会组织进行考察,而只是将其归入生产关系和财产关系的一个部分,也就是没有从社会功能考察家庭,赫勒认为家庭的社会功能是“塑造一种保证资产阶级社会没有冲突地运转的个性”[2],也就是家庭要塑造与社会相符合的性格类型,家庭对人的个性的塑造使人适应社会整体。由于资产阶级家庭的基础是财产共同体,财产的使用要听从家庭权威的决定,这意味着为了捍卫家庭的财产很可能出现反对其他家庭和群体的行为或者也有可能出现家庭内部斗争(这种情况不一定必然发生),因此,现代家庭会产生自我保护的本能,也就是自然共同体中重要的“为我们的意识”。而资产阶级家庭是不能满足普遍需要的,并且积极的需要是存在的,而这种需要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马克思关于家庭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博士论文参考
................................
结论
二战之后的东欧出现了一批与官方正统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实践相背离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人物。他们被称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者”。我国的学者大多认为这些思想家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东欧非斯大林化过程中涌现出的一批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这些思想家肩负沉重的历史使命,在东欧曾经有过不同的身份,或是合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或是反教条主义批判家,历史的变迁,让他们不得不选择离开故园,流浪他乡,但是他们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论信念。他们半个多世纪的理论探索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折射了东欧艰难曲折的社会主义历程。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者相当大的程度上继承了马克思的批判的人道主义思想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卢卡奇、列斐伏尔、弗洛姆等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东欧马克思主义者的直接或间接的导师。但是随着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在上世纪70-80年代的相继谢世,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辉煌时代宣告结束。也正是这一时期,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著名代表们把自己的活动中心从东欧转向了西方,进入国际哲学论坛。
赫勒作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理论探索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以“马克思主义的复兴”为口号的东欧,她的思想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是赫勒在匈牙利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赫勒致力于建构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自由的创造性的个体,建立人道的社会主义。她通过对日常生活、需要革命以及激进哲学等方面的研究确立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立场。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来,赫勒先后前往澳大利亚和美国,研究主题转向了文化批判和社会批判,尤其是政治哲学。她积极的与西方各种理论思潮进行对话,阐述自己的思想,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但是,贯穿赫勒思想的一条主线就是对人的存在的终极关怀,无论是日常生活的人道化,建立满足激进需要的人的激进民主制,历史理论的对历史进步的信心,还是现代性理论的文化价值及对美好未来的追求,都贯穿了赫勒的人道主义关怀。
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赫勒的代表著作为文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了深入探究。具体得出以下结论:
一、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源地是马克思的哲学革命,马克思对过去所有形而上学的批判使哲学研究转向为现实世界,并且不仅是解释现实世界,更重要的是改变现实世界。她的《日常生活》以日常生活的人道化为主线,对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进行系统阐述,形成了日常生活批判的完整的理论体系。日常生活是关系每一个人的生存的领域,是每个人在任何时候都要从事的基本活动。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是将日常生活作为研究对象的理论,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的实践观及其异化理论,为批判和改造现实世界提供了批判的武器。
二、赫勒对人的存在和社会结构的微观层面文化批判,还体现在她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研究中。赫勒的激进需要理论以批判人类需要结构中的异化为宗旨,她认为所有人的需要都应该得到承认与满足,这是不应当带有偏见的,但是除了把他人当作纯手段的需要外。人的需要结构的人道化与人的日常生活结构的人道化密切相关。赫勒认为要实现现实社会的人道化,要从两个层面进行变革,从微观层面上,要进行日常生活的人道化,从宏观层面,要推进激进民主制。赫勒的人类需要理论与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是密切相关的两个领域。赫勒认为人类需要结构的转变,不仅应该在日常生活的人道化,还要进行社会决策层面的民主化。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