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其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延安时期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转折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成长壮大的关键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一时期的不断探索中逐步走向成熟。延安时期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后期、抗日战争部分时期和解放战争的大部分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贯穿这一时期的“红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动体现。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了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富有成效,对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加以分析,总结、借鉴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成功经验,并在继承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新性发展,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当前,我国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意识形态呈现出多元化倾向,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威胁,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同时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凝聚起社会共识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任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作为连接教育内容与教育对象的媒介,其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中国共产党探索出的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和智慧,对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研究,在继承的基础上予以创新,有助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同时也是做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题中应有之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通过查阅,目前学术界对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集中于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以及当代启示等方面,并形成了大量的学术成果。
在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研究上,目前学术界主要以农民、干部、知识分子以及妇女为主体对延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高宝红在其硕士学位论文《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从基本原则、主要内容、载体、方法手段等方面总结延安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戴艳军、张社争在《延安时期党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及当代启示》中指出对青年学生这一知识分子代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郭永红在其硕士学位论文《延安时期行政干部教育培训及其现实启示》中指出:“培训为抗战服务、因材施教、文化教育与业务教育相结合、教育与生产相结合、开展整风”[3]等方法对延安时期行政干部进行教育。欧晨在其硕士学位论文《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妇女教育研究》中对延安时期妇女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载体、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进行了系统阐述。
在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研究上,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党的方针政策教育及理想信念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如李修超在《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及其当代启示》一文中对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进行论述,指出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路线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意识教育以及创业精神教育”[5]五个方面。郝丹梅、杨文选在《延安时期毛泽东政治教育思想对当代高校立德树人的启示》一文中将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概括为四个方面,即:“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革命理想教育与革命传统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及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教育。”[6]富艳在其硕士学位论文《延安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中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宣传工作内容概括为:“理论教育宣传、政治观教育宣传、典型教育宣传以及纪律教育宣传”[7]四个方面。
.............................
第 2 章 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背景及方法来源
2.1 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背景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如火如荼,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在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中华民族陷入空前危机的社会背景下开展的。同时,1935 年中国共产党带领红军结束长征落脚陕北,进一步巩固了陕甘宁根据地,客观上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带来了相对稳定的环境。
2.1.1 抗日战争爆发民族矛盾加剧
受 1929 年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国内矛盾不断激化,为了摆脱这次危机造成的国内经济、政治危机,1931 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东北地区的九一八事变,开启了中华民族长达 14 年抗日战争的序幕。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华民族的危机空前加深,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从 1931 年 9 月至 1932 年 1 月,在短短四个月的时间里东北百万国土被日本占领,在民族矛盾急剧加深的背景下,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辱”的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致使大片国土沦陷。与南京国民政府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共产党在九一八事变发生仅两天后,即 1931 年 9 月 20 日,就发表宣言表明立场,提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号召人们团结一致反抗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统治。
在日本的铁蹄下中国大片国土沦丧,社会各阶层的爱国人士无不痛心疾首,群众性的抗日救亡运动在中国的土地上兴起,工人罢工、学生游行、民族工商业者抵抗日货等群众性爱国运动此起彼伏。1935 年中国共产党进驻延安后开展的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是在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的社会背景下进行的。
...........................
2.2 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来源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历史继承性,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充分借鉴经典作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中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的经验,创造性地运用了一大批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创新精神和高超的思想政治教育技巧。
2.2.1 经典作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长期的革命运动中对思想政治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马克思、恩格斯在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过程中,开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唯物史观对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重要的理论奠基作用,他们提到的“宣传工作”“鼓动工作”“启发”“教育”“灌输”等概念,为后世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思路。
列宁作为布尔什维克党的领袖,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灌输思想并对其发展,发挥灌输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列宁在《怎么办?(我们运动中的迫切问题)》中对灌输理论作了系统阐述,“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20]31,这就指明了对工人阶级进行社会主义意识灌输的必要性。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运用灌输方法,对广大群众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
启发群众的思想觉悟,保证工人运动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进行。
实践锻炼法也是列宁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学习理论,也要通过参加革命和建设活动在实践中进行思想改造,正如列宁所说:“离开群众本身的独立政治斗争特别是革命斗争,在这种斗争之外,永远不可能对群众进行真正的教育。”[21]320 列宁认识到革命斗争对于教育被剥削者的强大作用,无产阶级在革命实践中认清自身力量,肩负起历史使命,团结一致推翻沙皇的剥削与压迫。以实践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列宁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在实践中锻炼无产阶级品质,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
第 3 章 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分析.................................12
3.1 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12
3.1.1 调查研究...................................12
3.1.2 树立典型.......................................14
第 4 章 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经验及启示...................................36
4.1 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经验..................................36
4.1.1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灵魂的作用................................36
4.1.2 发扬实事求是精神........................................37
第 4 章 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经验及启示
4.1 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经验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丰硕成果,得益于运用了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4.1.1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灵魂的作用
延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丰硕成果得益于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灵魂作用,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来指导中国革命。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灵魂作用为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但由于党成立初期对马克思主义掌握并不深刻,加上革命的复杂性和共产国际脱离中国实际的错误指导,使主观主义错误思想披上马克思主义的外衣在党内占据着主导地位,在错误思想的指导下,给党的革命事业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损失。在长期革命实践的锻炼下,中国共产党逐渐认识到清除党内错误思想、恢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革命成败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系统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1938 年 10月毛泽东在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开展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号召:“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并且认为“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都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并加速我们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工作。”[26]532-533 延安时期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提高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水平,并提升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正确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显著效果。
............................
结论
本文在学术界关于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对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总结其特点和成功原因,并挖掘其所蕴含的当代价值,从而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指导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借鉴。
第一,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形式复杂多样,本文分析了五种具有代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这是本文的核心内容。通过系统分析,总结出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思想教育与物质利益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以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五种特点,这些特点是保证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第二,通过对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特点的分析,进一步探索方法的科学性,分析出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是其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融合、方法与对象的契合、艺术性与大众化的统一,并且形成了系统的方法体系,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性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第三,在系统研究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础上发掘其当代价值,对指导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正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所在。当前,我们要在吸收借鉴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巩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探寻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新路径,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