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理想信念观政治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3882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 习近平新时代理想信念观产生的条件

第一节 习近平新时代理想信念观产生的时代背景
恩格斯曾经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①习近平新时代理想信念观,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在中国进入民族复兴关键阶段的历史进程中发展起来的,是对共产主义信仰学说的继承、创新和发展,是新时代坚持思想建党的首要任务和根本遵循。习近平新时代理想信念观,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
一、世情:中国和平崛起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当前,世界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平衡状态被打破,多极化力量随着本国国情和国际局势的变化适时做出重大政策调整,出现了逆全球化趋势。中国的迅速崛起和美国的相对衰落正在成为一种趋势,中国和平崛起使中国在国际社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外交经历了由“韬光养晦”到“积极参与”的政策转折点,中国以更主动的姿态融入世界,从一个时代的跟跑者转变为新时代的领跑者。习近平外交战略思想,立意高远,气度恢宏,内涵丰富,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旗帜,倡导“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发起设立亚投行这一多边金融机构,成功驾驭和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机遇与挑战并存。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和平崛起始终保持高度戒备,散播“中国威胁论”,美国海军频繁出入南海海域,为“台独”活动造势撑腰。

随着美国商人总统特朗普的上台,美国政策日益趋向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商人出身的特朗普采取重商主义政策,特别是在处理与中国的关系方面,其政策取向更为务实,直接表现为双方之间的贸易大战。特朗普针对中国贸易逆差和知识产权保护频频出击,挑起贸易摩擦和冲突,中国据理力争,采取反制裁措施,反击力度之大、态度之坚决、意志之坚定,也彰显了中美两大国博弈过程的复杂性。当前全球性矛盾的根源表面看是大国之间的冲突,其实质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遇到了无法克服的结构性矛盾和制度障碍,结构性矛盾主要是指经济体制中固有的矛盾,制度障碍是指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弊端以及对国家造成的巨大撕裂。纵观世界历史,世界霸主的地位易主总是伴随着战争,即“修昔底德”陷阱。中国愿意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实现和平崛起,这会让我们避免陷入这一陷阱。中国融入世界,世界适应中国,是当今全球政治的主流,是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新角色、新方向和新战略。
.........................

第二节 习近平新时代理想信念观产生的历史渊源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是我们最好的老师,通过学习历史,可以使我们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习近平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素养,他经常引经据典地用历史典故提醒人们历史的重要性。习近平高度重视苏联解体这一历史事件,深刻地指出这一剧变背后的原因在于苏共背离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他还反复强调“两个务必”的作风在新时代的重要意义,从朝代兴衰的历史周期律中发现创业和守成时期的区别。
一、苏共垮台的前车之鉴

苏联解体,这个二十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由高歌走向低谷的历史拐点。这一巨大历史事变,引起了中国的高度关注。学术界也从多种角度对这一事变的原因深入剖析,普遍认为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苏共党员丧失了理想信念。在苏联解体过程中,戈尔巴乔夫推行的改革成为特权阶层演变为新生资产阶级的催化剂,此时特权阶层已不以追求自己的享受为满足,而是希望将自己的特权长期化、合法化并传给后代,实现权力、财富的代际传递。他们把共产党员的身份当作照耀在身上的光环,当这一光环失去利用价值再也不能为自己谋取私利时,他们便毫不犹豫地撕下罩在身上的虚假面纱,成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吹鼓手,公开宣扬放弃社会主义,走全盘私有化的道路。正是这些所谓的共产党人,革了苏共的命!

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然而,在市场拜物教的影响下,少数党员干部被拉拢、腐蚀、围猎,把手中为人民服务的权力异化为为自己及家人牟利的特殊工具,利益相关者甚至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形成了自己的“山头”、“圈子”、“王国”。这严重损害了我们党的形象,特权和腐败现象如同无形之墙将党员干部与群众隔开,如无情之剑斩断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甚至丢失了理想信念,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入党誓词当做束之高阁的装饰品、修饰物,大搞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习近平强调信仰缺失是一个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党员干部大都身居要职、手握大权,特别是少数高级干部(关键少数),一旦他们理想信念丧失,将会给党、国家带来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甚至犯下颠覆性的历史错误。这不是危言耸听、虚张声势,而是从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中总结出的深刻道理。
............................

第二章 习近平新时代理想信念观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然而,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一些共产党人开始动摇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淡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是人民军队创建时的初心。然而,就是在人民军队这一最应保持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信仰和自身纯洁性的群体中,也出现了一些高级干部信仰丧失、贪污腐化的现象。习近平高度重视理想信念问题,站在事关全党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对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强调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一、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
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笔者发现“理想”一词出现频繁,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革命理想高于天、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首要任务而被提出,可见理想信念问题在他心中的分量。从接过历史接力棒的那一刻起,习近平就把理想信念问题摆在事关全党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反复讲、经常讲。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指出:“只要我们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什么呢?‘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①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国的理论基础与根本遵循,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我们正在经历的社会运动和将来要实现的社会目标,对于共产党人来说,这既是根本追求,也是其先进性的体现。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检验一个共产党员是否纯正的试金石。习近平指出:“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①他形象地将理想信念比作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深刻揭示出理想信念对于共产党人的重要作用。如同人体中微量元素钙的缺失会使人患软骨病导致四肢无力,理想信念“精神之钙”的缺失也会使人们在精神上患“软骨病”,病状表现为信仰缺失、精神丢失、价值观迷失。治党首在治吏,治吏首在坚定其理想信念,抓住了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总闸口”,才能保证思想防线不溃败。

...............................

第二节 坚定理想信念的必要性
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少数共产党员心为物役,在金钱诱惑面前迷失了自我,三观扭曲,产生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动摇,共产党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部分党员干部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习近平强调信仰缺失是一个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党员干部大都身居要职、手握大权,特别是少数高级干部(关键少数),一旦他们理想信念丧失,将会给党、国家带来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甚至犯下颠覆性的历史错误。

一、应对“共产主义过时论、虚无缥缈论”等负面论调的需要

“有的对共产主义心存怀疑,认为那是虚无缥缈、难以企及的幻想;有的党员对我国现在搞的究竟是不是社会主义产生疑问,他们把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说成是‘资本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①由苏联解体这场二十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引发的“政治地震”,使共产主义信仰出现动荡与危机,此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由高歌走向低谷,西方一些政治家、思想家别有用心地抛出“历史终结论”“意识形态终结论”蛊惑人心。受到这场“政治地震”余震的影响,党员队伍中也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共产主义虚无缥缈论”,认为共产主义理想早就过时了。这些论调的出现,从根本上动摇了一些人的共产主义信仰,他们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束之高阁,认为既然不可能实现那就没有必要再为之奋斗,这就严重威胁到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作为人们精神追求的地位。之所以出现这些论调,原因在于一些人并没有看到社会生活中已经出现的共产主义因素和朝着共产主义社会前进的历史趋势,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社会打响了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的历史方位,他们片面地理解共产主义社会特征,只看到了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差距,而没有看到二者之间的联系。对此,习近平指出:“共产主义决不是‘土豆烧牛肉’那么简单,不可能唾手可得、一蹴而就,但我们不能因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认为那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就不去做一个忠诚的共产党员。革命理想高于天。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而这个最高理想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奋斗的。”①这就告诉我们,实现共产主义要经过长期的不懈奋斗,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敢于正视少数人理想信念不坚定的现象,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做出正面回应,以做到正本清源,使人们真正认识到这些负面论调的错误性和危害性,自觉抵制其不良影响。
...........................

第三章 习近平新时代理想信念观的价值与意义................................... 27
第一节 习近平新时代理想信念观的理论价值................................ 27
第二节 习近平新时代理想信念观的现实意义.............................. 29

第三章 习近平新时代理想信念观的价值与意义

第一节 习近平新时代理想信念观的理论价值
习近平围绕坚定理想信念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特征和理论品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
通过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梳理,笔者发现“理想”一词出现频率高达百次,尤其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革命理想高于天、坚定理想信念被定为党的思想建设首要任务,从而凸显了理想信念问题的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形象生动透彻,笔者发现善于引用革命性话语以坚定深厚的信仰力量是习近平话语体系的一大特点。先进的思想总有其独特气质,革命性话语的使用、共产主义色彩的附加,让无数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熊熊火焰继续燃烧。细心观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政治生活,可以发现共产主义元素多了起来,在历次党的重要会议,那首“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慷慨激昂的国际歌的奏响,唤醒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仿佛将人们带回到那个澎湃激昂、激动人心的革命和建设岁月。在党的十九大会场上,一条用红色字体镌刻的巨大横幅挂在二楼,“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这充分体现了十八大以来党的政治生活中共产主义色彩越来越多。
.......................

结语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