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思想来源
第一节 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每一种思想的诞生都有其自身特殊的时代背景,曾国藩家训中的家庭教育思想的产生也是如此。曾国藩生活在一个内忧外患的混乱年代,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其家庭教育思想的形成并非单纯的偶然,它有着自身独特的时代背景,分析和追溯曾国藩所处时代的政治背景、经济背景和文化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和理解其家训中家庭教育思想的丰富内涵。
一、政治背景
曾国藩生活在清王朝由盛世走向腐朽衰败的时期,这一时期盛世已逝,清王朝开始日趋衰败,一方面,统治阶级贪污横行,政治黑暗,君王软弱无能,官员保守封建,政治机构日趋老化,办事效率极为低下。官兵肆意横行,军纪松懈废弛,一系列社会不良现象越演越烈。对此,曾国藩上疏痛陈之:“京官之办事通病有二,曰:退缩,曰琐屑。外官之办事通病有二,曰敷衍,曰颟顸。”①同时,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大地主和大官僚依仗手中的政治经济权利,大肆盘剥欺压百姓,农民负担日益加重,百姓生活苦不堪言,从而导致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在这一时期,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天理教农民大起义”使封建统治阶级受到了极大的攻击,“捻军起义”随着规模发展的壮大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长达 14 年的“太平天国运动”给予清朝封建统治的打击更为致命。“针对民变四起、将骄兵疲、国用不足的现状,曾国藩又上疏,提出精兵简政的主张”①,但此时的清政府面临着严重的统治危机,中国千年来延续的古老封建制度已从里到外彻底腐朽。
另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列强通过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开始了对清王朝的侵略和压迫,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割地赔款使得中国领土被瓜分严重,清朝封建统治雪上加霜,整个封建王朝千疮百孔,中国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封建统治秩序摇摇欲坠。经过帝国主义两次鸦片战争的洗礼,在列强坚船利炮的轰炸下,中国的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日益加深,阶级矛盾和民族斗争不可调和。
.......................
第二节 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产生的思想来源
曾国藩家训中的家庭教育思想不仅有其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时代背景,也有着深厚的思想来源。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儒家文化是曾国藩家训中家庭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湖湘地域文化特质的熏陶、对历代优秀传统家训思想的借鉴以及曾氏传世祖训家风的哺育都为其家庭教育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思想支撑,奠定了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的内在理论基础。
一、中华传统儒家文化的洗礼
曾国藩自幼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博览群书,博古通今,以史为鉴,对中国传统文化钻研极深,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曾国藩深受先秦儒家传统思想的熏陶,以积极入世的态度,按照“立德、立言、立功”的价值追求,以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宣扬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为终极目标。他汲取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的“仁”和“礼”思想,一生践行“内圣外王”。孔子的入世思想、孟子仁政的政治主张,成为了曾国藩家庭教育中的主要指导思想。
传统儒家伦理道德深深地影响并引导着曾国藩的人生,并指导着他的教育实践。从曾国藩家信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从小教育自己的子女读《尔雅》《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书籍。曾国藩在京开始学习《朱子全书》,通过十多年的翰苑生活,走上了治理学的道路。他注重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在其整个治学生涯中,始终都遵循一条理学的主线,注重对理学的吸收和融合。在其看来,理学是一门富含丰厚文化底蕴又具有重要社会实效性的理论文化。理学思想注重与现实实际的结合,一方面修身完善内在,另一方面注重现实实际。受其影响,曾国藩形成了以理学为体、经世之学为用的思想特点,其治学理念体现出一种包罗百川的包容气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程朱理学以及理学的经世致用思想对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的形成影响深远。
................................
第二章 《曾文正公家训》中的家庭教育思想体系
第一节 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的培养目标
对《曾文正公家训》中的家庭教育思想的研究,首先要从其家庭教育的培养目标入手,家庭教育目标影响着家庭教育内容和家庭教育方法的选择,决定着家庭教育过程的开展。中国自古以来以读书为荣、以做官为尊,但曾国藩却教导自己的子女不要过分地追逐功名利禄,他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日后也入仕为官,而是引导他们读书明理,修身以成君子,做一个经世之人才。
一、培养明理之君子
君子一直都被儒家思想家们推崇为做人的最高境界。曾国藩“接受传统文化中的成圣思想,认为凡人无不可为圣贤,将学为圣贤作为自己的理想和人生追求。认为,为学既久,则道业可成,圣贤可到;努力去做,才能达到圣人的境界”①,他教导儿子:“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②希望子女不把应科举以为官作为唯一目的,不要过分地追逐功名利禄,而是读书明理,修身以成君子,做君子比做官重要。
在曾国藩看来,官场是“功名之地,自古难居”③,位极人臣者往往难以自保。因此,他不希望家族的子侄后辈日后亦入仕为官,而是把子孙的道德修养看得比做官更为重要,其“为君子”的主张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道德修养。他认为,读书求学是修身明理的一个重要内容,“读书乃寒士本业,切不可有官家风味”,读书是做人的本业,读书的目的应该是学习做人,而不是求名追利,他教育儿子要端正思想,“莫作代代做官之想,须作代代做士民之想”①,不要把入仕为官当做一生的追求,而是要先从基本的平民百姓做起,读书为明理,明理为修身,修身以为人。
君子到底什么样子,曾国藩从多个方面做了详尽的叙述,在他看来,一方面,君子有八德,即勤、俭、刚、明、忠、恕、谦、浑,即勤劳、俭朴、刚强、明智、忠诚、宽恕、谦虚、内敛,强调“君子之道,莫大乎与人为善”②,君子要与人为善,存有仁爱之心。另一方面,真正的君子要具有勤劳节俭的品质,要能在享受乐趣的同时还要学会吃苦,他说:“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③他的这种“治家不求富,读书不求利”的思想百余年来在中国士人阶层中流传甚广,深得有识之士的赞赏,这在封建时代求学取仕盛行的背景下十分难得。
........................................
第二节 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任何家庭教育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相应家庭教育内容的实施,家庭教育内容是家庭教育目标的具体展开。《曾文正公家训》中的家庭教育思想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主要包含为人处世之道、读书治学之道和修身养气之道三个方面,他在继承我国传统家庭教育文化和前人治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了自己丰富的家教思想,内容全面,切实有效。
一、为人处世之道
曾国藩一生阅历丰富,他结合自身在为人处世方面的感悟,将“不忮不求”、“克勤克俭”、“孝亲友悌”这三个内容写到了自己的遗嘱中,这是其一生经验的总结,是对子女至诚至真的经验传授。在《曾文正公家训》中,曾国藩对“不忮不求,勤俭孝友”八个字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对于子女成长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一)不忮不求
“不忮不求”源于《诗经·邶风·雄雉》,原诗是“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意思是你们所有的人,全都不知道应该如何修养德行,如果能不嫉妒、不贪求,还有什么不好呢。曾国藩在处理“天津教案”一事时,就曾专门向儿子嘱托后事,回顾自己的修身历程,将“不忮不求”作为修身养性之本,为人处世的基础,并附忮求诗两首。他在遗嘱中说:“余生平略涉儒先之书,见圣贤教人修身,千言万语,而要以不忮不求为重。”①根据先儒圣贤教人修身的大道中悟出,教人应以“不忮不求”为重。
曾国藩认为,所谓“忮”,就是嫉妒心,指的是“嫉贤害能,妒功争宠”,即“‘怠者不能修,忌者畏人修’之类也”②,自己怠惰不求上进,却要妒忌他人的贤能,见不得别人的好;所谓“求”,就是功利心,指的是“贪利贪名,怀土怀惠”,即“‘未得患得,既得患失’之类也”①,遇事贪图名利、患得患失。“不忮”就是内心不嫉妒,没有嫉妒就没有怨恨之心;“不求”就是内心没有贪恋,对名利没有非分之想。
..................................
第一节 曾国藩家教目标的当代启示................................31
第二节 曾国藩家教内容的当代启示.................................33
第三节 曾国藩家教方法的当代启示................................36
第三章 《曾文正公家训》中家庭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曾国藩家教目标的当代启示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改善,与此同时,生存竞争压力的增大,对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当今每个家长的希冀,父母开始更加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因此,我们要反思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学习和借鉴曾国藩家训中家庭教育培养目标的思想,使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培养态度,改进家庭教育培养观念。
一、培养子女做人要明理以修身
家庭教育的目的决定了家庭教育的内容,明确家庭教育目的无疑对施教者选择合适的施教内容起到了决定作用。作为父母都希望孩子有出息,将来能够出人头地。《曾文正公家训》中君子人格的家庭教育目标为我们确立当今家庭教育培养目标上提供了借鉴。
父母要将培养子女如何做人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价值观多元,攀比教育、功利教育、跟风教育、应试教育等不良社会风气盛行,导致现代家庭教育普遍浮躁和焦虑,这样的教育结果往往误导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子女们无法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随着社会变迁,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家长的这种愿望也变得日渐迫切。无论做任何事情,只有目的明确,才能行动有效,家庭教育也同样如此,因此正确的引导子女如何做人就显得尤为重要。家长要明确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子女长大成人,做一个有道德、有文化、有思想、有担当的有用之人。尽管德才兼备很重要,但是古人却将做人基础的道德品质看作首位。可见,打下良好的做人基础对人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性。
................................
结语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