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构建西部主流话语的构建理论与建构逻辑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4480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引论

一、问题的提出

西部地区幅员辽阔,文化多样,资源丰富,在我国的政治版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历朝历代都为统治者所重视。建国以来,在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政府对西部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和建设,体现了西部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面临着快速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任务,制定了先东部,后西部"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国家对西部的建设相对变缓。
改革开放以来,与经济上的巨大成就相伴生的是日益增加的社会矛盾以及不断扩大的东西部差距。为了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为中国社会现代化开辟新的空间和动力源,我国政府于1999年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构想。1999年6月7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在西安主持召开甘、青、陕、新、宁西北五省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会上他指出:加快西部地区开发是全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大思路,从现在起,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将其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同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也是体现西部在我国政治版图中所处地位的一个重要事件,其实质是国家对西部发展以及中国社会现代化"这一主题所进行的探索。国家机器对西部的开发行动持续刺激着社会各界对西部发展问题的讨论,如今,这些讨论已经形成了相当大的规模。在这些讨论中,既有对诸如"国家与市场的关系、输血与造血的辩证"等宏观问题的论述,也有对城巿化、资源产业、民族关系等具体问题的分析。这些讨论出发点不同,立场不同,得出的结论也有很大差异,然而有一点我们能够在相关讨论的主流言辞中得到确证:因为西部是贫困的、落后的和欠发达的,所以西部发展的路径应该是开发。
从社会建构论的视角来看,开发不仅仅是一种实然的社会现象,同时也是一种社会话语,体现了特定环境下"西部"与"国家"的关系。这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如果将关于西部发展的言谈作为研究对象,将"西部发展"作为一种社会话语和文化现象来看待,我们或许能够从中得出一些有益的和较为新颖的结论。....................
.......................

第二章文献综述

本研宄选择了 CNKI作为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我们的研宄对象是"西部话语",因此,在初次检索时,我们使用了 "西部话语"作为关键词。由于关键词界定较为狭窄,此次检索未能得到有效的检索结果。在接下来的过程中,我们试图将检索范围扩大。"西部话语"研究实质上是对"西部发展"这一主题的探索,可以划归到西部发展研究的范畴,因此,这一次我们将检索范围界定为西部发展研究。
首先,我们检索了西部各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和部分高校社会学系的研究成果,从中挑选出与西部发展研宄相关的文献;然后,我们将这些文献进行分类,形成了文献综述中的各个子标题;最后,我们再将各个子标题中的关键词依次输入文献检索平台,获得了其他地区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社会学对西部发展问题的研宄,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1.西部少数民族发展问题研究

在少数民族社会转型研究方面,刘敏教授通过分析我国少数民族社会的一般特征及其社会发展的结构性障碍,指出少数民族地区社会转型存在四种趋向:首先是差别发展中的转折点趋近趋向,其次是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向,再次是连片滚动趋向,最后是单质突破趋向;王彦斌认为,为了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必须加快这些地区的社会秩序转型,通过确立新的社会秩序,使西部地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新形式马寿荣以昆明市顺城街回族社区为个案,探讨了西部地区在实施都巿化和现代化过程中都市回族社区的转型问题,分析了在现代化过程中西部少数民族应当遵循的传统与现代的辩证关系:。
在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研宄方面,李晓霞分析了新疆维吾尔族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以及宗教认同,通过调查指出,建国以来维吾尔族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都有所增强,同时宗教对这一民族仍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在未来的工作中应该处理好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宗教认同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新疆的长治久安;菅志翔以甘青交界处的保安族为例分析了我国民族优惠政策对于民族意识的影响,他认为民族优惠政策对于民族意识的强化功能具有"阶层性",那些有机会享受到民族优惠政策、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的社会成员,如少数民族公务员、大学生等,会因此而具有更强的民族意识,而普通农民则认为"做不做保安族没有多大区别"'。除了所列举的研宄之外,西部少数民族研究还有少数民族妇女研宄、少数民族教育研究、民族关系研究、生活方式研究等等。................
..........................

第二章文献综述............................................4
第三章研究设计............................................9
一、理论基础....................................................9
二、关键概念......................................................10
三、研究框架..................................................11
四、研宄方法...................................................11
第四章西部话语的变迁..........................................................13
一、建国初期:计划体制下的西部.......................................15
二、改革开放初期:体制改革与非均衡战略下的西部...............20
三、深化改革开放时期:制度的连续与开发话语的建构..........23
四、小结:制度环境与西部话语的生产...................................26
第五章西部话语的建构逻辑............................................30
一、制度化:"西部"的生产和定位............................30
二、创造可见性:建立西部的表征体系...............31
三、发现异常:贫困的表达和问题化................32
四、描述的简单化.............................................33
五、"救赎"的隐喻...............................................34

总结

一、西部话语的建构性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西部是一个具有可塑性的言说对象,这种可塑性是西部话语被建构的前提。我们说当前关于西部的知识是被建构的,这种建构性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们今天所使用的"西部"概念,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出现的较为年轻的概念。"西部"成为广为言说的对象幵始于"七五计划"时期,与这一时期所确定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这一个层面上来讲,"西部"是国家调整区域经济结构所生产出来的概念,没有国家区域政策的改变,就没有我们今天意义上的西部。
第二,"西部"所指的范围在历史上也处于不断变动的状态。中国古代有"西方"、"西土"等模糊的表达。建国之后我国建立了大行政区制度,划定了西南和西北的范围,西南地区包括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重庆市、西藏自治区五个省市自治区,西北地区包括新疆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宁夏自治区、陕西省五个省自治区,西南、西北的范围后来成为西部大开发所划定的西部的主体。20世纪60、 70年代,在战备体制下,国家将国土划分为三线,其中三线地区包含了除新疆和西藏之外的西部主要地区。七五计划时期,"西部"正式成为普遍言说的对象,但是那时的西部所指代的地区同今天也有所不同:西部大开发之前的"西部"不包含内蒙古、广西两个自治区以及湘西、鄂西两个地区。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之后,国家综合考虑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划定了今天西部地区的范围。因此,西部范围的形成经历了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各个时期情况的不同,国家所划定的西部的范围也有所不同,西部范围的确定深受国家政策的影响。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