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角度看荀子“明分”思想论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4729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 “明分”思想的主要内容

对《荀子》一书中“分”字的含义,人们历来有两种见解,或视其为名词,或理解为动词。冯友兰先生就曾如是说:“读如职分的分”,又谓:“也可读如分别的分”①。这两种见解都有道理,前者表明“明分”是一种强调责任分工的社会学理念,后者表明“明分”是荀子落实正名思想的一种基本方法。《荀子》中的“明分使群”思想曾引起了人们对社会体系建构的起源和方式的关注和探讨。于是,“明分”的内涵曾一度被限定在这个短语上,其内涵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明封建阶级、等级之分,使贵贱有等,长幼有差,穷富轻重皆有称。二是明各种职业集团之分,即划定农贾百工士大夫公侯等的职业分工界限。②然而,荀子“明分”思想的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社会运行系统的组织协调方式方面,它还是荀子的天人关系论、人性论、人群的层次论、治国的策略论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事实上,“明分”是荀子思想中的一种“正名主义方法论”③。荀子运用它,不仅在天人关系上澄明了天与人的分际,而且在心、性、治道方面分别对性与伪、君子与小人、王与霸,作出了非常明晰的重要区分。荀子对这些方面的区分也恰好构成了其“明分”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 、明于天人之分

荀子在《天论》篇中提出了天人有分而又相参的天人观。荀子指出,天与人在形态特点、性质、运行方式及职能上有明显的不同,然而,天与人却以相参的方式共同成就了宇宙的秩序格局,究其原因就在于天、地、人皆能忠实地各守其道。荀子说“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天论》)在荀子看来,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道的表现形态虽不同,而守道之“常”则一。
(一) 天的含义荀子有关天人及其关系的论述集中在《天论》篇中。在这篇专论中,荀子首先对“神”和“天”的含义进行了解释,而后又将天与人区分开来。对于“神”和“天”这两个词,荀子认为两者都是对大自然运行作用和特点的描述,............
...............

第二章 “明分”的目的及其社会学意义

“明分”是荀子正名主义方法论的基本特点,也是其“正名”思想的必然要求。荀子的“正名”主张,在思想层面是为了自觉捍卫儒家以仁义为本的价值观,在国家层面上则是为了推行礼义之道,治国平天下。“明分”作为“正名”思想的主要展开方式,其最终目的自然也是以治国平天下为旨归。荀子“明分”的目的,从最低层次来看,是要通过调节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以使社会秩序稳定,避免人群之间因利益冲突而引发祸患。这一目的,用荀子的话说,就是为了“救患除祸”。而从最高层次来看,也就是从社会理想状态来说,荀子欲通过“明分”的途径,实现国家之间乃至天人之间的和谐秩序。那么,荀子究竟是以何种形式运用“明分”这一方法去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呢?荀子认为这主要通过两种形式来达到。其一是在国家宏观战略上,以“明分使群”作为维系社会秩序的基本方略。其二,在社会微观层面上,以“制礼明分”为手段,自上而下,层层推行礼法制度。所以,研究荀子的明分思想,具有极强的社会学意义。

一 、明分使群:救患除祸之术

“明分使群”是荀子在《富国》篇中提出来的治理国家的一种基本方略,也是君主治国安民应当具有的基本理念。在这篇文章中,荀子对人类社会组织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分析,从而总结出了“明分使群”这一思想理念。荀子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伦并处,同求而异道,同欲而异知,生也。”也就是说人与人生来“同求”“同欲”,但由于人天生的资质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不同,满足需求所采取的方法途径也不同,正是这点不同把人区分为智者和愚者。荀子分析说,在无政府状态下,人们势位相同,彼此间不相制衡,行私而不担心有祸,纵欲而不忧虑资源穷尽,人们各凭自己的智力竞相争夺,“强胁弱也,知惧愚也,民下违上,少陵长”,那么“老弱有失养之忧,而壮者有分争之祸矣”。为了改变这一混乱纷争的无政府状态,一些智者用“分”的方法去治理,即根据个人的天生资质不同,分别安排他们不同的职务,让他们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通过群体间的交流和交换,各获所需,于是人类群体生生不息,而无分裂争斗之祸患。这些智者通过治理而有了功名,于是群众拥护这些智者担负治理之责,君臣关系就形成了,社会就有了秩序。这就是荀子所谓的“明分使群”。..................
....................

第三章 区分“先王”与“后王”:“明分”思想的一个补充.....................57
一 、先王与后王之同.........................................................................................57
二 、先王与后王之异..........................................................................................61

结 语:
荀子明分思想中,最突出的是“明分使群”的社会形成理论。本文认为,由于“明分”是荀子正名主义方法论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所以,荀子的“明分”实际上有广阔的视域。除了用之于社会组织领域的等级分工外,“明分”还被荀子应用于天人关系、人性论、人格修养论、国际关系战略论等方面的分析中。因此,明于天人之分、明于性伪之分、明于君子小人之分、明于王霸之分以及先王和后王之分就构成了荀子“明分”思想的主要内容。
正如荀子指出要“明于天人之分”,并不是意味着天与人是截然分开,毫无关联的,事实上,天和人是一体的,人是天的产物,人身上具有天的特性,人不可能消灭和离开这种天性。同样,情性恶与善伪在性体上、贤与愚在心体上、王与霸在治道上,也都是一体的。如荀子的“化性起伪”理论,就说明性与伪是一体不离的,伪起而性犹在,并非是灭其性而代之以伪。心可谓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心出令而无所受令”,心的认同和取舍不同,造成了人的价值追求不同,所以才会有君子和小人的分野。性也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在自然状态下,基本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只有发挥自由不羁的天性才能生存下来,所以从社会人的角度来看,它是恶的;而在社会群体中生活的人,其面对的基本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这种情势下,人若任性而为必然引发相互间的冲突,而造成人为的灾祸。因此,自觉节制情欲,以约定俗成的“礼”来协调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就成了社会人必然的选择,人自觉守仁行义以避免冲突,实现社会“正理平治”,所以称为善。善恶皆为性之表现,情势不同,性之形态亦不同,如此而已。礼也是一个系统,从外在的表现形态来说,它是人类社会各种规章制度的统称;从其义理内涵来说,它以“顺人心”为基本特点;从功能上说,它是“群居和一之道”。...........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