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1.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发展的应然要求
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发挥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应用之义。自 1999 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相关决定以来,我国在开展素质教育工作上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2000 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更是将“以学生为中心”作为基本理念,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作用日益明显;进入新时代,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意见》提出,学生要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动手、与他人合作、能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等方面的能力,实现个人能力的全面提升,满足社会用人要求,这对学生的各项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小学高年级学生是学生发展至关重要的阶段,是学生心智不断发展、情感表达能力不断提升、自立自主能力不断提升的阶段,在此阶段开展切合小学高年级身心发展需求的学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自 1978 年国家推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家庭对子女的溺爱程度越来越高,自己动手、自我约束力上表现较差,做作业、处理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时,往往依靠父母、老师的监督和不断督促下才能有所动作,甚至有些学生都不知道什么是家务,这使得一部分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自主管理上存在明显的缺陷,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极为不利。小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尤其是小学高年级学生作为小学即将步入初中胜过的过渡时期,其心理、思想、行为上已有较强的自我认识,开展班级自主管理研究,将有助于推动和促进自我约束思想和行为的形成,使其能形成较好的学习和自我约束习惯,为后期步入初中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的目的
X 学校是一所建校时间较早、发展历史较长的学校,笔者作为 X 学校一名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一线教师,通过在开展教学工作中发现,虽然 X 学校的相关领导、老师一直在推行班级自主管理工作,但事实上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情绪、对自我管理能力上仍与预期存在较大的差距、学习成绩的提升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仍是限制和阻碍班级自主管理工作有效推进与实施的关键。
如何有效推进和推动班级自主管理工作,让班级自主管理工作能持续稳定的推进,并通过实施班级自主管理使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自我约束性以及集体荣誉感得到全方位的提升,这是笔者一直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关键问题。为试图有效解决小学高年级学生所面临的这些问题,文中以 X 学校为例,从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管理实施策略入手,望以自身开展的班级自主管理行动,掌握和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推动班级自主管理工作为目标,采取自我约束与他人约束相结合的方式,使小学生能度过一个快乐、充实而又丰富多彩的童年;同时通过开展自主管理实施行动,研究开展自主管理实施对其上课积极性、师生关系、考试成绩以及学生考勤等情况的变化,试图找到一种适合该校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管理的行为模式,并为扩大此种模式,最终达到整体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目的。
2.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笔者为有效解决学校高年级学生在开展班级自主管理中的问题,曾走访了周边几所小学,并与这几所小学的班主任、专科老师开展了交流工作,通过交流发现,X 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开展班级自主管理中所遇到的这些问题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现象,这说明此类问题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普遍问题。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使小学高年级学生班级自主管理的实施效果得到普遍提升,这说明此研究工作非常有意义。
笔者借助于知网、万方、维普等相关专业的文献资料搜索渠道,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搜索与查阅,通过查阅发现,目前开展班级自主管理行动方面研究的文献仅有两篇,分别为焦悦敬和刘召金撰写的关于初中生班级自主管理方面的行动研究,而尚未发现涉及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行动研究方面的文献。小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尤其是小学高年级学生作为小学即将步入初中生活的过渡时期,其心理、思想、行为上已有较强的自我认识,开展班级自主管理行动研究,有助于推动和促进自我约束思想和行为的形成,使其能形成较好的学习和自我约束习惯,
为后期步入更高层次的学习奠定基础。
...........................
二、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1.小学高年级
自 1980 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决定》的政策以来,我国将小学、初中纳入到义务教育体系中。目前虽然关于小学高年级尚未有明确的界定,但一般而言,小学高年级主要指小学 5-6 学段。
2.班级自主管理
自主管理在汉语言词典中,被分成“自主”和“管理”两个词汇,“自主”被释义为自己做主、不受别人约束;“管理”被释义为一种管束行为。因此,自主管理的概念可以理解为通过自身努力、自我约束而开展的一种行为管束。根据自主管理的概念界定,可以看出自主管理是以自己约束、自己管理为基础,通过设定任务目标、建立任务达成的管理机制,最终实现任务目标的一种自己管理自己的行为方式。
班级自主管理是以班级为单位,通过开展自己管理自己的活动,最终实现班级目标的一种行为管理方式。在传统教育中,班级管理一般是由班主任、任课老师来完成的,这与班级自主管理的模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可以说班级自主管理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一种创新,是对传统教育管理机制的一种完善。
(二)理论基础
1.儿童中心主义理论
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哲学家约翰·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主义”的理论。他认为儿童中心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由当前家庭、学校的管理、教育模式所决定的。自人类步入文明时代以来,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物质生活资料的不断丰富,使得儿童作为家庭的未来希望,家庭其他成员对其关注度越来越高,从儿童的衣食住行到欲望满足,从而使得儿童在心里上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一切都应以自己的需求为出发点”的思想。外加上近几年儿童教育管理模式以及教育管理方式上,也一直强调“一切为了孩子”思想的形成,使得儿童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如何纠正和改变现有儿童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势必是未来教育发展中的一项核心问题。约翰·杜威指出“儿童中心主义”更强调将儿童的思维教育和心智发展上应以积极推动儿童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现有教育理论进行有机的结合与发展,达到综合提升儿童各项能力的目的。
约翰·杜威认为有效解决儿童智力发育与发展过程中,应将学校的概念由传统式的教育场所转变为一种社会模式,使儿童在接受传统教育模式的情况下,能更深入的接触和了解生活,使儿童在接受传统教育的过程中,能将其所学知识能与实际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实现学生素质全面提升的目的。文中结合约翰·杜威的儿童中心主义理论的相关内容和要求,通过开展班级自主管理活动,使学生在开展传统教育的同时,能开展和落实好自我管理与参与集体管理的能力,实现从接受教育到应用于实际过程的全方位发展的目的。
............................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17
1.问卷调查对象基本情况..................................17
2.访谈对象基本情况...................................17
四、小学高年级班级自主管理问题的成因及效果分析........................27
(一)成因分析...................................27
1.家长对班级自主管理工作不支持.........................27
2.缺乏有效的、科学的评价机制..................................28
五、结论和建议............................................47
(一)研究结论........................................47
1.学生自主管理重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47
2.教师赋权与学生增能是实现自主管理的前提基础..............................47
四、小学高年级班级自主管理问题的成因及效果分析
(一)成因分析
1.家长对班级自主管理工作不支持
家长作为学生人生当中的第一任老师,对学生的言行举止以及行为习惯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伟大的教育践行大师以及思想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这句话就是说,孩子的教育过程是基于父母、家长共同作用的结果,都是为了帮助和协助孩子在成长过程,实现自立、自理、自强的能力②。
班级自主管理活动就目前的实施情况来看,主要是以学校班级为单位开展的一项以帮助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通过实施以学生管理学生,实现对自我约束能力提升、自我良好习惯养成以及自主能动性提升的一个过程。只有自我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才能实现不经过教师干预、不经过家长干预的情况下,能自觉主动的完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从而为其人生发展上培养和建立起良好的人生价值观、良好的个人习惯以及良好的认知习惯③。在此过程中必然需要家长对班级自主管理活动的支持和帮助,一旦存在和发生了家长不支持的情况,不仅会使班级自主管理活动的实施成效大打折扣,同时会对学生的自信心以及自主能动性上产生较大的反向作用。小学高年级学生本身处于青春期逆反心理的初级阶段,需要家长、老师作为其进行心理疏导工作,尤其是对一些有意义、有独创性、有独立见解的事,更应该保持鼓励和支持的态度,从而达到促使其积极性提升、做精做好的目的。
.......................
五、结论和建议
(一)研究结论
1.学生自主管理重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
班级自主管理的主体是学生,学生需要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学校和班级的日常行为规范等遵守,培养良好的主体意识和能力。在主观能动性的调动中,需要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性作用,使学生能够认识和体验自主管理不仅仅是责任,更为重要的是个人成长的关键环节。
2.教师赋权与学生增能是实现自主管理的前提基础
在班级自主管理中,需要尽可能减少教师对学生的干预,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终实现自主管理。但是,学生的能力培养不能忽视,需要通过教师的指导提高其班级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因此,教师赋权与学生增能是相辅相成的,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需要有目的地进行培养。
3.班级自主管理需要有顺畅的机制建设
班级管理也是一个小型系统,需要充分发挥班级人、财、物、时、信等管理要素的效用,将班级自主管理的基本理念、行动路线、评价及反思改进实践等密切结合起来,形成管理的闭合回路,这样才能有效调动班级每一个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将班级决策与执行密切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