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教育学中研究初职地位获得的贡献与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5509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引 言

第一章研究问题

一、概念界定与阐释
“何谓教育对初职地位获得的贡献?”可以说,要想回答这一问题必须首先弄清楚何谓“教育程度”及“初职地位”。在本研究中教育程度即是受访者在获得首份正式工作(1985-2006年间)前所拥有的获得国家教育部门认可并取得毕业证书的学历水平(未获得毕业证书的结业或肄业生其教育程度归为低一层次学历)。而所谓初职即是指毕业生毕业后所获得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当然如上所述,本文只包括在1985-2006年间获得第一份正式工作的高中及以上教育水平初次求职者的职业,然后在此基础上首先按照“国际标准职业分类表(1988)”把初职分别编号,再把它们从高到低依次归入“管理/技术阶层”(编码在,100至471)、“一般非体力阶层”(编码在4100至4223之间)及“体力阶层”(编码在5000至9322之间)等三个职业地位层级中,从而获得初职地位这一变量。据此,可以清晰的发现,所谓教育对初职地位获得的贡献即是在控制其它变量的条件卜拥有一定教育水平的初次求职者其初职地位为上述三个类别的预测概率,通俗地讲就是教育能给获得一定地位的职业带来多大的帮助。这一点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十分重要,因为虽然“根据不同的理论体系和不同的分层目的而使用的分层标准有很多”,比如说生产资料的占有、权力、声望、消费偏好等等,但“现在学术界主流的看法是倾向于把‘职业”,作为社会分层的标准,这是因为在现代社会中个体的“职业地位”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其“社会地位”,因此可以说,教育对初职地位获得贡献的大小实则反映着教育对社会地位获得贡献的大小。而从布劳与邓肯开始,在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领域,一般都趋向于认为现代社会区别与传统社会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其社会地位获得与流动模式的改变,即在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中影响社会流动与地位获得的因素存在根本的不同,具体而言,前者主要依靠自致因素,其中以教育因素为主;后者主要依靠先赋因素。诚然如其研究所认为,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纯粹由自致因素或先赋因素决定社会地位获得与流动的理想型社会,而通常都只是处于二者所构建的对立两极间的某一点
上,据此学界达成的一个共识是:一个社会自致因素对个体社会地位获得的贡献越大该社会就越是一个开放的、现代的社会,反之则越是一个封闭的、传统的社会。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育对初职地位获得贡献的大小及其变迁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开放与封闭程度及其历史变迁,是一项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二、理论逻辑梳理与总结
初职地位获得与初职获得可以说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前者通过后者实现,后者客观的蕴藏着前者。另外,由于在现代社会中,职业对于个人来说越来越重要,甚至是个体社会地位最为可靠的标志。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初职地位甚至标志着个人首次踏上社会时社会地位的高低。
对职业地位获得的研究源起于国外,且是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核心研究领域之一。而公认的对此作开创性研究的学者是两位同样来自于德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卡尔·马克思(Marx)与社会学家M·韦伯eber,当然,虽然他们来自于同一国度,但他们的思想却存在着质的区别。前者认为社会不平等源于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社会成员在社会生产方式体系中的位置决定了其社会地位与阶级位置;而M·韦伯(Weber)则认为社会分层的标准除了经济维度之外,还有权力与声望,主张从这三个维度来综合考察社会成员所处的社会地位。可见,二者对此的看法相差是巨大的,且这一差别对后继学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这开创性的研究之后,俄裔美国社会学家索罗金(Sorokin于1927年把社会地位获得研究首次引入社会学领域。在此之后伴随着二战后的经济繁荣与社会发展,该领域获得了极大的关注与发展,形成了战后欧洲与美国两大研究传统。其中,欧洲传统更加强调社会结构性因素,认为社会成员在社会地位间的差异是由超越个体掌控的结构性因素造成的。而与此相反,由于受到美国社会背景的影响,美国流派则认为社会成员间之所以在社会地位上存在差异,是由于个体在教育水平等自致因素上存在着不同。可见,欧洲大陆传统强调的是先赋性因素的影响,而美国传统强调的是自致性因素的影响,自此便真正拉开了社会地位获得研究的序幕。

英文文献

[1]Bongoh Kye Internal labor markets and the effects of structural change:Job mobility in Korean labor markets between 1998 and 2000,Research i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 26 (2008) 15-27.
[2]Cristina Iannelli, Lindsay Paterson, Education and social mobility in Scotland, Research i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 25 (2007) 219-232.
[3]David B. Bills, Participation in work-related education: variations in skill enhancement among workers, employers, and occupational closuer, Research i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 Volume 23, 67-102.
[4]Gerber,T.P.(2003). Loosening links? School-to-work transitions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Russia since 1970. Social Forces, 82, 241-276.
[5]Gary D. Sandefur, Hyunjoon Park Educational expansion and changes in occupational returns to education in Korea Research i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 2} (2007) 306-322,p 307.
[6]Hyunjoon Park and Jeroen Smits, Educational assortative mating in south Korea 1930-1998 Research i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 Volume 23, 103-127.
[7]Josipa Roksa, Structuring access to higher education: The role of differentiation and privatization, Research i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 26 (2008) 57-75.
[8]Michelle Jackson, John H. Goldthorpe and Clin Mills Education,employers and classmobility, Research i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 Volume 23, 3-33,p4-5.
[9]William Carbonaro, The effects of education and cognitive skill on earnings: How much do occupations and jobs matter?, Research i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 25 (2007) 57-71.
[10]Xiaogang Wu, Economic transition, school expansion and educational inequality in China, 1990-2000, Research i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 28 (2010) 91-108.
[11]Yi-Lee Wong, Class and the educational attainment of siblings: an explanatory model of social mobility, Research i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 Volume 23, 129一151.

内容摘要 2-3
Abstract 3
导言 6-8
第一章 研究问题 8-19
一、概念界定与阐释 8-9
二、理论逻辑梳理与总结 9-17
(一) 国外研究状况 9-15
(二) 国内研究状况 15-16
(三) 国内....................... 16-17
三、研究架构 17-19
(一) 研究目的 17
(二) 研究方法 17-18
(三) 研究意义 18
(四)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18-19
第二章 中国现代化与教育改革的进程 19-27
一、中国现代化进程 19-20
二、中国教育改革进程 20-23
(一) 高等教育毕业生............................................ 20-21
(二) 高等教育招生政策的变革 21-22
(三) 总结 22-23
三、中国教育改革下的高等教育毕业生供求状况 23-27
(一) 全国层面高等教育毕业生供求状况 23-25
(二) 不同地区及城市级别.................................... 25-27
第三章 研究假设 27-30
第四章 数据来源与变量刻度 30-37
一、数据来源 30
二、变量测量 30-32
三、数据结构 32-37
第五章 研究发现 37-51
一、教育程度与初职地位间的相关关系 37
二、教育程度对初职地位........................ 37-51
(一) 全国总体情况 37-40
(二) 不同区域情况比较 40-45
(三) 不同城市级别情况比较 45-51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51-55
一、研究结论 51-54
(一) 教育水平与初职地位............................ 51
(二) 教育对初职地位获得的贡献及其变迁 51-54
............................................................................................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