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1.1研究背景
谚语(proverb )是一种在广大的人民之间流行的言语,其在内容上常与许多俗语、寓言、格言等重叠,而且在名称上也常与它们互为流用。余安邦(1999)认为谚语在内容上是由人民日常生活的经验累积而成,以世态人情、自然现象及道德的训诫讽喻为主;在语句的形式上,有“句主简短、调主齐整、音主谐和、词主灵巧”四种特性①。谚语也被称为是一种“俗民智慧”,而且经过长久岁月时间的传递使用和精炼筛选,不仅表达某个时代平民老百姓的想法与态度,也传承文化的看法与价值观念。
关于谚语的国内外研究很多,但多在语言学领域,在心理学领域的探讨很少。直至目前,仅有二篇。其一是徐静(2002 )以分类分析法来比较中国、日本、朝鲜、英国、法国、德国等东西方文化异同的俗语,发现华人俗语的特性:在人生观方面,既提醒着利益关系的重要,又给予过分成功的警告;在生活态度方面,既提醒生活必然有难关或问题,又建议接受现实和顺从天意;在处世方面讲求通融和伸缩性,在做人方面则提醒防人之心和不乱传言②。因此,她得出的结论是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运用谚语能够一针见血的传达精义、情感上的共鸣、认知上的刺激与挑战、提供应对问题方式以及建议观念和态度改变等,从而达到心理治愈的目的。其二是李敏龙、杨国枢(2008)在对“忍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前提下,专门做了“忍的谚语研究”,他们以内容分析法发现忍的谚语对个人生存或生活福社、人际和谐、社会成就等三方面有其功能,而且使用频率高的谚语其影响力也较高。因此,他们得出的结论是谚语的创造是人民透过语言的象征作用,将日常生活中适应与生存的知识,表现在口语的艺术中;而谚语的广为流传,则使文化的中的价值体系和道德标准,体现在日常生活的脉络中,对人民的生活与行为产生了指导的作用。除上述之外,其他少数对谚语应用的研究都是探讨谚语应用的论述性。
例如,陈茂泰(1993 )认为谚语由于其运用简单但深具智慧的词句,表达众人共识、共享的真理,传递了常民在千汇万端的实践中,所积累的有关日常生活情景的一些奉劝、忠告与暗示③。曾文星(1996)从华人文化的角度,认为中国人所熟知的寓言、成语或格言对来访者有其功能,因此在其咨询或治疗中应适当地多加利用④。由上述可见,谚语的应用不仅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可以产生作用和影响,而且可作为日常生活中的指导。
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活事件(( life event)对身心健康的影响作用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①。Holmes和Rahe (1967)为了弄清楚压力是由那种生活压力引起的,以及某种疾病会因为哪种生活变化所带来的压力而导致恶化,率先对压力进行了定量研究并且引入了“生活事件”这一概念②。Rabkin和Struening (1979)认为所谓生活事件是指造成人们日常生活中各种变化的社会生活情景和事件,这些情景和事件对人们的情绪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要求人们对其适应和进行应对③。而生活事件包括让人感到高兴或轻松的“正性,,事件即好事,也包括会让人产生压力和挫折的“负性”事件即坏事,以及一些中性事件④,而所谓的挫折事件为负性事件,是个体的动机行动受到阻碍而产生焦虑、烦恼、愤怒、紧张、困惑等情绪反应的情境⑤。在对人格侮辱、受到别人打击、常受怨屈、理想受阻、精神折磨、家庭不和睦以及对挫折耿耿于怀等事件进行研究后,杜文东等人 (2001)发现这些挫折事件会让人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体验,大学生情绪障碍与心理障碍常由于其以往生活与学习中遭受过各种各样的挫折及其应对挫折的态度不正确,而对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诚如前面所述,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得到许多研究的支持Frank(1996)和Kim(2003)等人的研究证明生活事件影响到抑郁焦虑等情绪的产生⑦⑧。然而,谚语应用与生活事件及心理健康的关系,国外研究文献甚少提及,而在中国的研究也为数甚少,且多为论述性文献,其原因可能是此课题未获得应有的关注,也可能文化的重视不同。
尽管如此,丛中(2008)认为: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中国的谚语已经化为了日常语言中的普通词语或短句,中国人的谚语或者俗语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他们体现了中国人的思想,而且当人们遇到困境的时候往往能够利用谚语来处理他们的问题⑨。因此,谚语应用做为生活中应对挫折或压力等生活事件的应对方式之一,实是值得进一步加以科学验证的课题。
参考文献
[54]Brown.G.W., Birley. J, Crises and life changes and the onset of schizophrenia,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ur, Vo1.9,1968.
[55] Bruce P. Dohrenwend, Inventorying Resolution Stressful Lfie Events as Risk Factors for Psychopathology: Toward of the Problem of Intracategory Variability, Psychological Bulletin, Vo1.132, 2006.
[56] Catry Donald, Sherbourne, The role of social support and life stress events in use of mental health service socail science&medicine Vo1.27,1988.
[57] Donald R. Gorham, Use of the Proverbs Test for differentiating schizophrenics from normals, Journal of Consulting Psychology,Vo1.20, 1956.
[58] E. Frank, X. M. Tu, B. Anderson, C. F Reynolds III, J. F. Karp, A. Mayo, A. Ritenour and D. J. Kupfer, Effect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life events on time to depression onset:an analysis of additivity andtiming. Psychological Medicine Vo1.26 ,1996.
[59] Euehun Lee, George P. Moschis, Anil Mathur, A study of life events and changes in patronage preferences,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Vol 54,October 2001.
[60]Holmes T. H., Rahe R. H., The 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Vo1.10, 1967.
[61]Hans Selye, Stress without Distress. Philadelphia: J. B. Lippincott Co,1974
[62] Hans-Ulrich Wittchen, Cecilia Ahmoi Essau, Heidemarie Hecht, Wolfgang Teder, Hildegard Pfister, Reliability of life event assessments: test-retest reliability and fall-off effects of the Munich interview for the assessment of life events and conditions,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Vo1.16, 1989.
摘要 5-6
Abstract 6
第1章 绪论 9-14
1.1 研究背景 9-12
1.2 研究目的 12
1.3 研究意义 12
1.4 名词解释 12-14
第2章 文献综述 14-24
2.1 心理健康 14-15
2.1.1 心理健康相关研究 14-15
2.1.2 中国心理...................... 15
2.2 挫折事件 15-21
2.2.1 生活事件相关研究 15-16
2.2.2 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 16-18
2.2.3 挫折相关理论研究 18-20
2.2.4 挫折事件................ 20-21
2.3 谚语应用 21-23
2.3.1 谚语相关研究 21-22
2.3.2 谚语应用与心理健康 22-23
2.4 本章小结 23-24
第3章 研究方法 24-27
3.1 研究对象 24-25
3.1.1 初测被试 24
..........................................................
3.2 研究工具 25-26
3.2.1 谚语应用量表 25
3.2.2 挫折事件量表 25
3.2.3 中国心理健康量表(成人版) 25-26
3.3 本章小结 26-27
第4章 研究结果 27-37
4.1 谚语应用问卷研究结果 27-30
4.1.1 初始问卷项目编制及施测样本 27
4.1.2 初始问卷施测 27-29
4.1.3 正式问卷施测 29-30
4.2 平均数差异检验 30-32
4.2.1 性别在谚语应用、挫折事件和心理健康上的差异 30-31
4.2.2 生源地在谚语应用.................................................... 31-32
4.3 结构模型检验 32-36
.................................................................................................
4.4 本章小结 36-37
第5章 讨论与建议 37-42
5.1 性别在谚语应用、挫折事件和心理健康的差异 37-38
5.2 生源地在谚语应用、挫折事件和心理健康的差异 38-39
5.3 谚语应用.................................................................... 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