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老师在社会心理学视角下情绪工作、情绪智力、工作投入之间存在相关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5535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引 言

2.1问题的提出
近几十年来,工作倦怠一直是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对工作倦怠的积极对立面——工作投入的研究还很少见,国内关十工作投入的研究也是起步较晚。处十当今教育大改革时期,教师群体一直受到社会和研究者们的关注,但就教师的工作投入来说,目前还很少人作过专门的实证研究。另一方面,迄今为止,国外对十工作投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人口统计变量、个体差异以及工作特征等外部激励资源方面的相关研究,几乎没有研究是专门着眼十情绪视角来探讨工作投入。
根据资源保存理论,当个人根据外在要求进行工作时,需要不断地付出心理努力,使个体的内在能量逐渐地消耗或降低,自身的资源就会受到威胁。个体面对外在工作要求越多,所需付出的情绪努力就越大,此时内在资源或能量消耗程度也就会越高,当个体在工作中获得越多外在或内在资源时,使得资源能够得以补充,这样就会促进工作投入。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许多与工作有关有很多的正向个人特质如情绪智力、自信、自我监控能力等等,它们本身也是一种内在资源,可以帮助个体对抗内外压力,降低资源耗损,促进工作投入。本研究以此为理论基础来探讨情绪智力对工作投入的影响作用。
在情绪智力对工作投入作用过程中,情绪工作扮演了特殊的角色。
一方面,情绪工作是工作过程中对情绪的管理,必然受到情绪智力的影响,这已经被大量的实证研究所证明:学者Grandey 02000)研究表明情绪智力越高,越倾向十采取深度行为,越是善十体验情绪,从心中体验情绪和表达出所需要的情绪;Brotheridge (2006)通过对服务人员的研究,发现情绪智力和深度行为之间具有正相关,情绪智力的重要作用在十对知觉情境要求的预测,进}fn预测情绪工作的性质,情绪智力水平高的员工更可能知觉到经常表达属十工作角色的情绪的需要,并进行深度行为对情境要求做出反应;土璐、汤超颖、弓少云(2009)研究发现,情绪智力通过内、外部动机对深度行为和表面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研究表明,情绪智力对深度行为有更大的正效应。
另一方面,“情绪工作是一把双刃剑”CAshforth & Humphrey, 1993),它的影响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Zapf等(2001)认为在情绪工作过程中,教师在经历着情绪失调等不平衡状态,即缺乏资源的同时,也在获得满足感、成就感等资源。国内外情绪工作的效果变量研究主要集中十缺乏资源的消极影响——工作倦怠、情感耗竭等方面的探讨:Zapf等人(1999)的研究表明,正向情绪的表达与个人成就存在正相关,情绪失调与情绪耗竭、失去个性、身体不适有关:Totterdell等人(2003)的研究发现,长期表面行为容易导致情绪麻木和情绪疲倦:减霄鹏(2007)饭店企业一线员工的表面行为对情绪竭耗有正影响:深度行为对情绪耗竭有负影响。在情绪工作过程中,如果获取了成就感等资源时,其影响效果必然转向积极的对立面——工作投入。

2.2研究假设
本研究认为情绪工作、情绪智力和工作投入之间有紧密联系,并目‘情绪智力通过情绪工作对工作投入产生影响,即情绪工作在情绪智力对工作投入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具体研究假设如下:
假设1:教师情绪工作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存在差异。
假设2:教师情绪工作、情绪智力、工作投入之间存在相关。
2a 情绪工作的表面行为策略与情绪智力存在负相关。
2b 情绪工作的深度行为策略与情绪智力存在正相关。
2c 情绪工作的表面行为策略与工作投入存在负相关。
2d 情绪工作的深度行为策略与工作投入存在正相关。
2e 情绪智力与工作投入存在正相关。
假设3:情绪工作在情绪智力对工作投入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参考文献
1 Hochschild A R. Emotion Work: Feeling Rules, and Social Structur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9, 85
2 Ashforth B E, Humphrey R H. Emotional Labor in Service roles: the Influence of Identity.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3, 18: 88一11 _5
3 Morris J A, Feldman D C. The Dimensions,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Emotional Labor.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6, 21:989一1010
4 Glomb T M, Tews M J. Emotional Labor: A Conceptualization and Scale Development. Jo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04, 64: 1一23
5 缪丽华.中小学教师情绪劳动的实证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8
6 Jones J R. An Examination of the Emotional Labor Construct and Its Effects on Employee Outcomes.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 1998: 1一17
7 Kruml S. M. and D. Geddes, Exploring the Dimensions of Emotional Labor: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2000,14(1):849
8 Davies S A. Emotional Labor in academia: Development and Initial Validation of a New Measure.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2002: 1一11
9 Glomb T M, Tews M J. Emotional labor: A conceptualizationand Scale Development.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04, 64: 1一23
10 Diefendoff J M, Richard E M.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Emotional Display Rule Perception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3, 88(2): 284294


摘要 7-8
Abstract 8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9-19
1.1 情绪工作研究综述 9-13
1.1.1 情绪工作概念 9
1.1.2 情绪工作维度 9-10
1.1.3 情绪工作相关研究 10-13
1.2 情绪智力研究综述 13-16
1.2.1 情绪智力概念 13-15
1.2.2 情绪智力相关研究 15-16
1.3 工作投入研究综述 16-19
......................................................

第二部分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假设 19-21
2.1 问题的提出 19-20
2.2 研究假设 20-21
第三部分 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21-24
3.1 研究目的和内容 21
3.2 研究工具和方法 21-24
3.2.1 被试 21-22
3.2.2 研究工具 22-23
3.2.3 研究方法 23-24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 24-40
4.1 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24-28
4.1.1 量表的信度分析 24
4.1.2 量表的效度分析 24-28
4.2 人口统计学变量分析 28-36
4.2.1 人口统计学变量................................................ 28-29
4.2.2 人口统计学变量在情绪智力各维度上的差异 29-33
4.2.3 人口统计学变量................................................ 33-36
4.3 各因素之间的相关分析 36
4.4 情绪工作的中介作用 36-40
第五部分 讨论 40-45
5.1 人口统计学变量差异 40-42
5.1.1 情绪工作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 40
5.1.2 情绪智力在各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 40-41
5.1.3 工作投入............................................差异 41-42
5.2 各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42-43
5.4.1 对师资培训的建议 43-44
5.4.2 对学校管理的建议 44-45
第六部分 结论 45-46
第七部分 研究意义、创新、不足与展望 46-49
7.1 研究意义 46-47
7.1.1 理论意义 46
7.1.2 实践意义 46-47
7.2 创新性 47-48
7.2.1 从教师职业特点出发进行情绪工作研究 47
7.2.2 从内在情绪资源........................................ 47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48-49
7.3.1 跨文化和行业针对性问题 48
7.3.2 误差控制问题 48
7.3.3 地域局限性...............................................48-49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