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武汉市高校为例对大学生生涯调适力量表的编制及其相关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5541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引 言

1.1研究缘起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口益受到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开始出现大学生就业问题,尤其是1999年以后,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连续扩大,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形势口趋紧张。199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为不足loo万人,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达到约400万。1999年10月,教育部有关部门公布了44所直属高校1999年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情况,截至1999年5月底,本科生一次就业率85% }截至2010年6月,全国普通高校2010届毕业生毕业时的初次就业率仅为53.7%。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显得口益突出。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人尽其才,使之能够服务十社会。高校是学生从学校到社会,从学习者到劳动者转变的中间环节,是学生社会化重要的一环,为了实现这样一个重要的转变,提高大学生的求职竞争力,就必须增强大学生完成从学生到劳动者的调适转换能力,生涯调适能力这一概念的提出,也正体现了当前社会、大学生个体、高校等多方面的综合需要。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涯调适能力的发展水平,既直接影响其毕业时的就业状况,也对十其口后的职业生涯发展产生长远影响。因此,明确提出这一概念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十我国大多数高校大学生来说,大学是他们踏上工作岗位之前,最后一段系统学习的时间,在这一阶段对职业生涯的准备工作直接关系到其就业状况。如前文所述,当代很多大学生忽视在校期间的职业生涯准备,缺乏对社会、职业和自我的客观认识与合理定位,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过程中随波逐流,眼高手低,幻想一步到位,他们在面对职业选择时缺乏信心和能力,诸如此类的生涯决策困难现象在我国大学生中十分普遍。生涯决策困难导致生涯发展迟滞,这些大学生经常出现焦虑、生涯目标与兴趣模糊不定、缺乏求学动机、学校生活适应不佳等现象和困扰。因}fn,大学生生涯发展的问题口益受到重视。我国高校近年来兴起的生涯教育就是一个例证。如何克服和减少大学生生涯决策困难也成为我们下一步应重点关注的研究问题。本研究通过生涯调适力与生涯决策困难之间的相关分析,验证大学生生涯调适能力的提高是解决生涯决策困难的一条新途径。
从国外的研究现状来看,生涯调适力已成为目前生涯研究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但已有的研究对生涯调适的概念、结构、测量方法尚缺乏统一的观点,我国对大学生生涯调适能力的研究尚处十一个开端状态,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细致地研究。
实践意义
生涯发展是贯穿人一生的持续性发展,是社会发展对人的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社会经济口益市场化、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最大程度提高大学生的生涯调适能力,已显得非常急迫。部分缺乏生涯调适力的大学生会因为不具备合理的生涯发展意识和调适能力Ifn无法对未来做出合理的规划,无法充分利用大学教育资源为自己的就业搭建平台,结果导致“学习无动力、就业无意识”,毕业时面临巨大的困惑与失落。从长远来看,把生涯教育全面深入地引进大学课程,使学生在人生发展转换及未来社会变迁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适应和调整,这对社会及个人都有极大的价值和意义。
笔者在高校中从事过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在实践中发现,生涯发展困惑(包括专业选择,社团实践,兼职打工,就业困惑等一系列生涯发展问题)是大学生寻求心理咨询辅导中最普遍的问题。由此也可以看出,大学生对自我生涯了解的迫切需求。笔者希一望通过编制一个结合理论与实际的量表,了解大学生在生涯调适上的现状,建构一个有效度的测量工具,为高校和从事生涯辅导的教师评估大学生生涯发展状况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Achebe. C. Assessing the vocational maturity of students in the east central state of Nigeria.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982,20(2),153一161.
[2] Andreas, JB,Watson, MW Moderating effects of family environment o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hildren's aggressive beliefs and their aggression trajectories from childhood to adolescence.Journal of Development and Psychology, 2009,189-205.
[3] Areher. C. Real educational equity :A one-System approach. Journal of Negro Edueation, 1983,52(4):375一377.
[4] Bakar, A. R. McCracken, J. D二Youth organization and supervised agricultural experience participation as predictors of the career maturity of agricultural education students [DB/OL].2006-4-3.
[5] Baumeister, R. F., Vohs, K. D. (2007). Self-reguation, ego depletion, and motiation.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 1,115一128.
[6] Betz, N. E., Klein, K. L.,&Taylor, K. M.. Evaluation of a short form of the 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 Scale. 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 1996.4,47一57.
[7] Black. Reason,Intuition,and Engagement :A Trilateral Model of Adaptive Career Decision-Making. M. S. University of Kansas, 2002.
[8] Bryant, B. K., Zvonkovic, A. M.,&Reynolds, P. Parenting in relation to child and adolescent vocation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6,69, 149一175.


摘要 4-5
Abstract 5
1 绪论 8-11
1.1 研究缘起 8-9
1.2 研究意义 9-11
2 文献综述 11-28
2.1 大学生生涯发展现状概述 11-16
2.2 生涯调适力的相关研究 16-21
2.3 生涯决策困难及其相关研究 21-26
2.4 生涯调适力.................................研究 26-28
3 研究问题及假设 28-30
3.1 研究问题 28
3.2 研究假设 28-30
4 研究一大学生生涯调适力量表的编制 30-42
4.1 研究目的 30
4.2 量表的理论建构及项目编制 30-31
4.3 研究方法 31-33
4.4 预测量表的项目分析 33-34
4.5 预测量表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34-36
4.6 正式量表信度和效度分析 36-39
4.7 大学生...................................39-42
5 研究二大学生生涯调适力与生涯决策困难的相关研究 42-59
5.1 研究目的 42
5.2 研究方法 42
5.3 大学生生涯决策困难量表的验证性分析 42-44
5.4 大学生生涯决策困难的特点分析 44-45
5.5 大学生生涯........................................... 差异分析 45-53
5.6 大学生生涯调适力与生涯决策困难的相关关系 53-54
5.7 大学生....................................................作用分析 54-59
6 研究总结 59-64
6.1 研究结论 59-60
6.2 研究建议 60-62
6.3 本研究的............................................展望 62-64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