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视角下主观幸福感在听障学生上的表现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5544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引 言
研究听障群体的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间的相关关系并进行分析,使我们能够比较清晰地了解社会支持的重要作用,明确社会支持对缓解压力,维护听障群体身心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研究结论,无疑为微观研究提供了分析工具,也为构建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系统提供了思路,使社会支持体系更为人性化,能够有效维护听障群体的基本尊严。为了使听障学生在和谐温暖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保持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研究听障学生的社会支持及主观幸福感是值得探索的新方句。
1. 3研究目的
本研究目的在十全面、深入地了解听障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及某些影响因素,从社会支持的角度探讨听障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发展状况与特点,展开对其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二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指导我们通过改善社会支持来提升听障学生的生活质量,促进听障学生与社会各群体的和谐融洽,为听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有关部门决策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实证依据;也为促进我国特殊教育事业提供一定的建议。
1.4研究假设
基十以往研究,本研究提出以下基本假设:
假设1社会支持在人口统计变量上存在差异。听障女生获得的社会支持要高十男生;随着年级的升高,个体获得的社会支持逐渐降低。
假设2主观幸福感在人口统计变量上存在差异。男女之间在某些幸福感量表上存在差异;随着年级的升高,听障个体的幸福体验越低。
假设3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听障学生社会支持各来源的分数越高,其主观幸福感的分数也越高。同时,不同方式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不同维度具有不同的预测作用。
1.5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收集与整理了一些与本文相关的文献,在对文献充分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按由国外到国内的顺序对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理论进行梳理、分析。
2、问卷调查法:本研究使用量表收集资料,采用量表测查各核心变量。问卷法实施方便,适用十大量被试大面积施测,数据容易整理分析。
为了更加深入的探讨听障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本研究使用多个问卷相结合,材料由二个量表:情感平衡量表、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组成,力求从多种途径、多个角度收集信息,分析解释数据。
1. 6创新之处
听障学生作为残疾人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方面都具有特殊性。这个群体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更需要发展良好的心理状态。目前对听障群体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很少,并无听障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之间关系的系统研究。本研究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听障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多个维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给听障学生的心理研究做出有意义的补充,为我国特殊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即考察变量之间的关系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本研究被试抽取更全面,抽取了四至高二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往有关听障群体的研究,都只抽取部分年级进行研究,匕如中学生和大学生,所以,全面考察各年级学生样本是本研究的另一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63] Fordyce M W. Development of a program to increase personal happiness[J].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1977, 24(6): 511一520
[64] Lyubomirsky S, Sheldon K M, Schkade D. Pursuing happiness:The architecture of sustainable change[J].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2005, 9(2):一131 [65] Emmons R A, McCullough M E. Counting blessings versus bur-dens: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gratitud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daily lif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3, 84(2): 377-389
[66] Bryant F B, Smart C M, King S P. Using the past to enhance thepresent: Through positive reminiscence[J].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2005, 6(3): 227-260
[67] Sheldon K M, Kasser T, Smith K, Share T. Personal goals and psychological growth: Testing an intervention to enhance goal-at-tainment and personality integration[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002,

[68] Atchley.Social Force and Aging [M] California: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85
[69」叶俊杰二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5 , 28 (6):1468一1471
[70] Barrera,M. Distinctions between social support concepts,measures and models[J].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986,14:413一445
[71」张文彤主编.世界优秀统计工具SPSS11. 0统计分析教程(高级篇)[M].北京:北京希一望电子出版社,2002:66


摘要 3-5
Abstract 5-6
第一章 绪论 11-16
1.1 问题提出 11-12
1.2 本研究的意义 12-14
1.2.1 理论意义 12-13
1.2.2 现实意义 13-14
1.3 研究目的 14
1.4 研究假设 14
1.5 研究方法 14-15
1.6 创新之处 15-16
第二章 文献综述 16-35
2.1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综述 16-21
2.1.1 主观幸福感的国外研究现状 16-18
2.1.2 主观幸福感的国内研究现状 18-20
2.1.3 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发展趋势 20-21
2.2 社会支持的研究综述 21-25
2.2.1 社会支持的国外研究现状 22-23
2.2.2 社会支持........................................... 23-24
2.2.3 社会支持研究的发展趋势 24-25
2.3 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25-26
2.4 听力障碍的概念及相关研究 26-31
2.4.1 听力障碍的一般概念 26-28
2.4.2 听力障碍者的语言与沟通 28-29
2.4.3 聋人文化........................................ 29-31
2.5 以往研究的不足以及本研究的思考 31-32
2.6 本研究相关问题的说明 32-35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5-38
3.1 研究对象与研究工具 35-36
3.1.1 研究对象 35-36
3.1.2 研究工具 36
3.2 施测程序与数据处理方法 36-38
3.2.1 施测程序 36-37
3.2.2 数据处理方法 37-38
第四章 研究结果 38-55
4.1 主观幸福感的得分情况 38-47
4.1.1 听障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整体情况 38-41
4.1.2 听障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性别、年级差异 41-44
4.1.3 听障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其它人口统计学因素差异 44-45
4.1.4 听障学生,,,,,,,,,,,,,,,,,,,,,,,,,,,,,,,,,,,,,,,,地区差异 45-47
4.2 社会支持的得分情况 47-51
4.2.1 听障学生社会支持的整体情况 47-48
4.2.2 听障学生社会支持的性别、年级差异 48-49
4.2.3 听障学生社会支持水平的其它人口统计学因素差异 49-50
4.2.4 听障学生社会支持的地区差异 50-51
4.3 听障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51-55
4.3.1 听障学生社会支持......................................... 的相关分析 51
.......................................................................................................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55-67
5.1 听障学生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的基本状况 55-58
5.2 听障学生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的人口学变量差异 58-65
5.2.1 听障学生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的性别差异 58-59
5.2.2 听障学生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的年级差异 59-60
5.2.3 听障学生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的家庭结构等差 异 60-63
5.2.4 听障学生主.............................................................. 63-65
5.3 听障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65-67
第六章 研究结论 67-71
6.1 本研究结论 67
6.2 本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67-68
6.3 建议.......................... 68-71
致谢 88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